[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真空泵自循环润滑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4110.7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曦;朱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真空泵 循环 润滑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真空泵自循环润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润滑方式是采用润滑脂润滑或者加油口定期加油润滑,采用此种方式对齿轮的润滑或浸泡润滑,润滑油的位置淹没齿轮的1/3左右,通常是教科书里常用而又标准的设计。具体的缺点是,定期要给轴承位置添加润滑脂或者润滑油,由于缺少连续的加油润滑及冷却的过程,通常轴承的寿命较短,泵运行的噪声也相对较大。
采用循环泵从油箱里抽油循环等方式来润滑,此种方式可以保证轴承和齿轮的连续供油润滑,缺点就是结构过于复杂,需要提供循环泵以及配套的循环管路,导致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设备会因供油泵的损坏而导致整机损坏,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为此亟需一种立式真空泵自循环润滑冷却系统,来解决传统润滑方式供油不连续,运行噪声大,制造成本高,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真空泵自循环润滑冷却系统,来解决传统润滑方式供油不连续,运行噪声大,制造成本高,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真空泵自循环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泵体(100)、转子轴(3)、轴承(5)、螺杆底座(20)、油箱(102)、自循环油路,所述转子轴(3)竖直设置在所述泵体(100)内,所述转子轴(3)两端通过轴承(5)支承转动,所述自循环油路,其是在所述转子轴(3)内设置有轴向的深长孔(2),所述深长孔上端为盲孔,所述深长孔在所述转子轴(3)的下端面设开口;所述深长孔内套有长管形的芯轴(13),所述芯轴(13)的顶端、底端同轴设置有外凸于所述芯轴(13)的筒形定位上座(131)、定位下座(1311),所述定位上座(131)顶部及筒壁与所述深长孔的顶部及内壁相抵,所述芯轴(13)的管外壁与所述深长孔的内壁之间留有环形间隙形成竖直油腔(14),所述定位上座(131)外壁上沿周圈均匀设置轴向凹槽,在所述凹槽内上设置与所述芯轴(13)管内相通的豁口(132),所述竖直油腔(14)的底端由定位下座(1311)封闭,所述芯轴(13)的下端口为进油口(31),横向通油路为分别设置于下端轴承上方与下方,构成上方的第一横向油路(6)、及下方的第二横向油路(7)并均连通内部的所述竖直油腔(14),所述自循环油路由所述芯轴(13)的进油口(31)至所述芯轴(13)管内油路向上通过顶部的所述豁口(132)翻折向下,经过所述竖直油腔(14)并从上端的所述第一横向油路流入轴承内润滑后向下流出,与下端的所述第二横向油路流出的的回油汇合向下流回油箱(102);
所述油箱(102)外包有水冷却系统(103)。
盘型的所述螺杆底座(20)位于所述转子轴(3)的下方,所述螺杆底座(20)对应所述转子轴(3)设置轴孔,所述螺杆底座(20)上部套在所述转子轴(3)外,其下部套在所述轴承(5)外并将其固定;所述螺杆底座(20)上端连接在所述泵体(100)底端,将所述泵体(100)内腔底部密封;所述螺杆底座(20)下端连接在所述油箱(102)的边缘上,将所述油箱(102)上口密封;所述转子轴(3)与所述螺杆底座(20)轴孔之间设置密封部件;所述转子轴(3)的下端穿过所述螺杆底座(20)进入所述油箱(102)内,所述转子轴(3)上位于下端轴承下固定有封闭的甩油桶(9),所述甩油桶(9)底部设置有推油轮(10),所述推油轮(10)浸入所述油箱(102)的润滑油液体内;
所述甩油桶(9)的筒形接口(16)上端面与下端轴承内圈的下底面相抵,所述甩油桶(9)内部的所述转子轴(3)上套接锁紧螺母(17),所述锁紧螺母(17)的上端面与所述甩油桶(9)顶面的下端面相抵并夹紧固定所述甩油桶(9)。
所述推油轮(10)底面上固定有过滤网(12)。
所述甩油桶(9)为顶部封闭的桶形空壳,所述甩油桶(9)顶面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体的筒形接口(16)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筒形接口(16)外套在所述转子轴(3)的下端固定,所述甩油桶(9)底面上设置有圆型通孔(91),所述圆形通孔(91)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92),所述推油轮(10)为蝶型且卧入所述环形槽(92)内,所述推油轮(10)通过下方设置的卡圈固定在所述甩油桶(9)底部;所述推油轮(10)中心为中心柱(110),所述中心柱(110)同轴外套有环形圈(111),所述中心柱(110)与环形圈(111)之间周圈设置有同一旋向的叶片(112)形成蝶型的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横向油路(6)、第二横向油路(7)为多个并沿所述转子轴(3)的周圈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艾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4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系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 下一篇:压缩机的上油结构及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