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重车自动收放式篷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4844.5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琪;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琪 |
主分类号: | B60P7/04 | 分类号: | B60P7/04;B60P7/06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吴兰秀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 自动 收放式篷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篷盖,特别涉及一种栽重车自动收放式篷盖。
背景技术
公路运输的车辆载货时,均要进行捆扎绑牢,才能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如遇抛装超高的货物时,捆绑的难度也就更大,因捆绑不牢,途中散货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交通运输的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833937U“载重车自动收盖式篷盖” 所述的框架的左右两侧设有两组连接架,连接架上围有帆布篷,框架的底端设有左右两条轨道,连接架的底端装有两组滑轮,框架的前端装有电机,电机的外侧装有变速箱,变速箱的后侧装有卷扬机,变速箱上装有驱动皮带轮,卷扬机的外侧装有传动皮带轮,卷扬机滚筒上设有左右两组铰绳,框架的后端装有固定架;上述篷盖会由于载重汽车路途上的颠簸导致帆布篷也会来回收缩颠簸,不稳定,途中也可能会有散货的现象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载重车中途散货、原篷盖不稳定来回收缩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会中途散货,篷盖稳定,不会来回收缩的载重车自动收放式篷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重车自动收放式篷盖,设置在载重车车厢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固定架、
篷盖部分、卡锁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载重车车厢的顶部。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尾部。所述篷盖部分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卡锁部分设置在所述篷盖部分和固定架上。所述控制部分分别与所述篷盖部分和卡锁部分相连。
所述卡锁部分包括插销和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孔。所述孔设置在所述篷盖部分上。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插销与所述控制部分相连。
所述控制部分包括遥控部分和点控部分。所述遥控部分与所述篷盖部分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篷盖部分的收放。所述点控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下部并与所述插销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插销的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篷盖部分包括电机、卷扬机、二个收放部分和帆布篷。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前侧。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卷扬机相连。所述框架的左右二侧各设有一个所述收放部分。所述帆布篷设置在所述二个收放部分的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遥控部分相连。
每个所述收放部分包括四个第二滑轮、传动部件、轨道、连接架部分和与所述连接架部分相对应的第一滑轮部分。
二个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前侧。另二个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连接架部分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侧面。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框架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滑轮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架部分的底部。所述传动部件固定在所述连接架部分上,且所述卷扬机通过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四个第二滑轮相连,用于带动所述帆布篷的收放。所述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架部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部分包括第二连接架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架的后侧。所述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上。所述传动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架呈阶梯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件为绞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轮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至少二个第一滑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收放部分还包括连接绳。所述至少二个第一滑轮通过所述连接绳依次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重车自动收放装置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和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架的第一连接架上,用于牢固所述第二连接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篷盖不会来回收缩颠簸,稳定。
2、本实用新型设有卡锁部分,不会出现散货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节省人力。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5、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琪,未经刘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4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新能源警示广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设备粉尘颗粒物的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