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定地下水位收集测量有效降水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5329.9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7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凤;王振龙;李瑞;章启兵;胡勇;王兵;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34113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地下水位 收集 测量 有效降水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定地下水位收集测量有效降水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效降水量是指天然条件下,降落在地面上的任一次降水过程中,降水入渗并能储存在根系吸水层内的雨量。有效降水量的计算涉及到降水量、降水过程中的陆面蒸腾蒸发量、降水及产流过程中向土壤中入渗并储存在土壤中的水量、深层渗漏量。
确定有效降水量是利用水量平衡通过计算获得,即某次降雨的有效降水量为次降水量减去地面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由于后两项不易测定,一般用经验的降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有效降雨量,这种方式由于是估算结果,所以准确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定地下水位收集测量有效降水量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同时获得地表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结合降水量与蒸腾蒸发量即可准确计算得到有效降水量,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定地下水位收集测量有效降水量的装置,包括雨量器、气象蒸发皿、原状土测筒、地下水埋深控制器与马里奥特瓶,地下水埋深控制器底部通过两根连通管分别与原状土测筒底部以及马里奥特瓶底部相连通,地下水埋深控制器的溢流管下端接入渗漏量筒;所述原状土测筒顶部设有出流管,出流管下端接有地表径流量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雨量器得到一段时期内的降水量,通过气象蒸发皿得到蒸腾蒸发量,地下水埋深控制器可以维持原状土测筒与马里奥特瓶内的水位保持不变,由渗漏量筒得到深层渗漏量,通过地表径流量筒得到地表径流量,最终计算得出有效降水量,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定地下水位收集测量有效降水量的装置,包括雨量器1、气象蒸发皿2、原状土测筒3、地下水埋深控制器4与马里奥特瓶5,地下水埋深控制器4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6与原状土测筒3底部相连通、通过第二连通管7与马里奥特瓶5底部相连通,地下水埋深控制器4内设有溢流管8,溢流管8下端接入渗漏量筒9;所述原状土测筒3顶部设有出流管10,出流管10下端接有地表径流量筒11。
原状土测筒3由钢板或者不锈钢板制作而成,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或者长方体,作物的根系深度一般为0.5m左右,原状土测筒高0.8~1.0m,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出流管10高出原状土测筒内土壤0.0~0.05m,可用橡胶软管制成,直径5cm,作为地表径流的排水管道,为了防止泥沙淤积,要经常维护、疏通管道、避免堵塞。
地下水埋深控制器4为敞口容器,其与马里奥特瓶5可用有机玻璃制成,形状为圆柱体;第一连通管6与第二连通管7采用橡胶软管制成,直径5cm。
当降水发生时,部分降水会形成地表径流,通过出流管10进入地表径流量筒11中;其他水量会继续入渗补给土壤水,当土壤水满足非饱和带土壤蓄水后(即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多余的水将下渗补给土体中的地下水,原状土测筒3和地下水埋深控制器4中的水位都会上升,受溢流管8高度的控制,地下水埋深控制器4中多余的水由溢流管8进入渗漏量筒9中,直到水位恢复初始值,即与溢流管8顶端保持齐平。
通过雨量器1得到一段时期内的降水量,通过气象蒸发皿2得到蒸腾蒸发量,由渗漏量筒9得到深层渗漏量,通过地表径流量筒10得到地表径流量,最终通过水量平衡原理,从降水量中减去蒸腾蒸发量、深层渗漏量以及地表径流量即计算得出有效降水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未经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5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光幕的测试与调整装置以及安全系统
- 下一篇:面状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