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5333.5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2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贵;支艳华;赵建军;朱亮;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517部队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10003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防 智能 可视 对讲 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
背景技术
人防工程战时有清洁式、滤毒式和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在清洁式通风状态下,人员可自由进出人防工程;在滤毒式通风状态下,人员有条件地进入人防工程;在隔绝式通风状态下,绝对禁止人员进出人防工程。当人防工程处于滤毒式和隔绝式通风方式时,需要关闭人防工程所有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以确保人防工程内部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此时,人防工程内外通过设置在人防工程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侧的音响信号按钮和设置在防化值班室内的门铃进行联络。这种由按钮和门铃组成的进门请求呼叫系统只能进行单向信号传送,无法进行身份识别,也无法向请求者反馈是否允许进入工程的应答信号,功能单一,技术落后,无法满足人防工程战时实时联络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通风状态按键区、密闭门操作显示区、电源开关和电源指示灯;所述通风状态按键区设置有清洁式通风按键、滤毒式通风按键和隔绝式通风按键;密闭门操作显示区设置有申请部位指示灯、电动防护密闭门操作按键和电动防护密闭门开关状态指示灯,电动防护密闭门操作按键包括开门键和关门键;
所述申请部位指示灯、电动防护密闭门开关状态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与供电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中还设置有手执话筒和扬声器,所述手执话筒和扬声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手执话筒和扬声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前面板上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中还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微处理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采用7英寸显示屏,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前面板的中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中还设置有人脸检测模块和人脸图像数据库,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和人脸图像数据库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采用微处理器STM32F103。
进一步地,所述手执话筒采用驻极体电容话筒。
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风状态按键区,能够将人防工程内部所处的通风状态通知外部人员;通过设置密闭门操作显示区,能够对电动防护密闭门进行打开或关闭操作;通过设置手执话筒和扬声器,能够方便人防工程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进行语音通信。本实用新型能够为战时人防工程提供一种技术更加先进、更加智能方便的呼叫联络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人防智能可视对讲主机的主视图。
图中:1-微处理器;2-通信模块;3-供电模块;4-通风状态按键区;41-清洁式通风按键;42-滤毒式通风按键;43-隔绝式通风按键;5-密闭门操作显示区;51-申请部位指示灯;52-开门键;53-关门键;54-开门状态指示灯;55-关门状态指示灯;6-电源开关;7-电源指示灯;8-手执话筒;9-扬声器;10-液晶显示屏;11-人脸检测模块;12-人脸图像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1517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1517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5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 下一篇:胸腰椎骨折患者翻身辅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