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类工件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045.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林;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春 |
地址: | 272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探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类工件探伤装置,属于无损检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是机械工业中常见且重要的零件,主要用来支撑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该类零件的质量保证是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表面检测是轴类零件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中对轴类工件的表面无损检测,通常是采用人工肉眼识别的方法,对于径向的检测需要人工翻转工件,非常不便,尤其是对于较大的工件,翻转非常困难,增加了无损检测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对轴类工件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的轴类工件探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工件探伤装置,包括两平行的导轨,两导轨的左端固定有左支柱,两导轨的右端设有右支柱,左支柱与右支柱的上方均设有轴托,两轴托的上表面均为塑性材料层,左支柱与右支柱之间设有轨道车,轨道车设置在两导轨上,轨道车的上方设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和顶板,前侧板与后侧板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顶板铰接在后侧板上,底板、前侧板、后侧板与顶板的内侧均设有一高清摄像头,各高清摄像头处均对应设有一LED照明灯。
所述的右支柱与两导轨之间为活动连接,可根据待检测工件的长度调整右支柱与左支柱之间的距离,增加了适用性。
所述的轨道车为电动控制驱动,便于控制。
工作原理及过程:
使用时,掀开顶板,将待检测工件的两端分别置于两轴托上,塑性材料层可防止待检测工件的表面受损,将各高清摄像头和LED照明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计算机,轨道车在两导轨上行走,各高清摄像头即可对待检测工件进行画面采集,并将采集的画面传输到计算机上,计算机对所获取的画面进行处理,即可对待检测工件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工件探伤装置,结构简单,对于轴类工件检测方便,大大提高了轴类工件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轨;2、左支柱;3、轴托;4、待检测工件;5、塑性材料层;6、轨道车;7、底板;8、前侧板;9、顶板;10、后侧板;11、右支柱;12、高清摄像头;13、LED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工件探伤装置,包括两平行的导轨1,两导轨1的左端固定有左支柱2,两导轨1的右端设有右支柱11,左支柱2与右支柱11的上方均设有轴托3,两轴托3的上表面均为塑性材料层5,左支柱2与右支柱11之间设有轨道车6,轨道车6设置在两导轨1上,轨道车6的上方设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底板7、前侧板8、后侧板10和顶板9,前侧板8与后侧板10分别设置在底板7的前后两侧,顶板9铰接在后侧板10上,底板7、前侧板8、后侧板10与顶板9的内侧均设有一高清摄像头12,各高清摄像头12处均对应设有一LED照明灯13。
优选实施例中:右支柱11与两导轨1之间为活动连接,可根据待检测工件4的长度调整右支柱11与左支柱2之间的距离,增加了适用性;轨道车6为电动控制驱动,便于控制。
使用时,掀开顶板9,将待检测工件4的两端分别置于两轴托3上,塑性材料层5可防止待检测工件4的表面受损,将各高清摄像头12和LED照明灯13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计算机,轨道车6在两导轨1上行走,各高清摄像头12即可对待检测工件4进行画面采集,并将采集的画面传输到计算机上,计算机对所获取的画面进行处理,即可对待检测工件4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工件探伤装置,结构简单,对于轴类工件检测方便,大大提高了轴类工件检测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