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饲喂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435.9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4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熊本海;南雪梅;郑姗姗;潘晓花;罗清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1/035 | 分类号: | A01K1/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李莎,李弘 |
地址: | 100019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饲喂栏。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饲喂栏,通常包括一使用铰链等结构连接的栏门,供牲畜出入;而为了保证牲畜不至逃逸,通常要设置较为坚固的栏门。对于横向开启的栏门来说,无论栏门是否开启,其连接部分的铰链等长期承受门体重量,易发生变形等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栏门通常依靠一定形式的锁定机构闭锁栏门,而长期使用中闭锁机构易发生锈蚀等老化问题。现有的一些产品通过加强铰链结构提高栏门的耐用性,但治标不治本,难以彻底解决栏门连接部分易损坏、闭锁机构老化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饲喂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饲喂栏栏门连接部分易损坏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包括用于围成饲喂区域的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栏门;所述主体设置有至少1个开放侧面,所述主体的其他侧面设置有用于阻隔的栏杆;所述栏门活动连接至所述开放侧面上,可沿所述主体表面进行升降运动。
可选的,所述开放侧面为母线平行于地面的正圆柱面;所述栏门形状与所述开放侧面形状配合。
可选的,所述栏门的下边缘下降至与所述主体下表面接触时,所述栏门的轴线位于所述主体下表面上方。
可选的,所述开放侧面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栏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中,并可沿所述导向结构运动。
可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与所述开放侧面形状相符的导轨,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凸起部。
可选的,所述导轨上部宽度增加,形成转动区;所述导轨及转动区的形状和尺寸分别被设置为,所述凸起部无法在所述导轨内转动,且可在所述转动区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栏门朝向所述主体内部的侧面光滑。
可选的,所述栏门上设置有供抓握的抓握部;所述抓握部为设置于所述栏门背向所述主体内部的侧面上的凸出部分,或者为设置于所述栏门上部的镂空部分。
可选的,沿所述主体底面中部,设置有朝向上方凸起的防卧杆。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饲喂栏通过将栏门由水平开启转变为升降开启,避免使用了容易损坏的铰链结构,且笼门关闭时与主体的连接部分受力很小或不受力,从而减小了连接部分的损耗,提高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栏门依靠自重进行锁闭,不需要增设额外的锁闭机构,结构简单,避免了锁闭机构可能发生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以栏门内侧为观察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以栏门外侧为观察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以栏门内侧为观察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以栏门外侧为观察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栏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如图所示,基于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饲喂栏,包括用于围成饲喂区域的主体1,还包括栏门2;所述主体1设置有至少1个开放侧面11,所述主体1的其他侧面设置有用于阻隔的栏杆;所述栏门2活动连接至所述开放侧面11上,可沿所述主体1表面进行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