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斗轮式挖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552.5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9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02 | 分类号: | E02F5/02;E02F5/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工程机械领域,主要是针对现场沟槽开挖的一种斗轮式挖沟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市政公用、电力、水利、石油化工、天然气长输管线等工程中,均需要开挖沟槽,目前主要通过挖掘机或人工开挖的形式,无法连续挖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斗轮式挖沟装置,可连续挖掘,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斗轮式挖沟装置,包括:车架、回转平台、起升臂和斗轮,所述车架设有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回转平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起升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回转平台上,另一端与所述斗轮连接,且所述起升臂连接有起升油缸。所述车架上设有可升降的铲板、卸料槽和由铲板向卸料槽输送物料的刮板输送机,所述铲板位于所述斗轮的下方,且铲板上设有一对相对转动的抓耙,所述卸料槽沿车架宽度方向设置,并向下倾斜。
所述斗轮的两侧设有与水箱连接的水雾喷淋装置。
还包括司机室,所述司机室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
所述卸料槽包括多个滑动连接的槽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斗轮式挖沟装置,在回转平台上设有起升臂和斗轮,通过起升油缸控制起升臂的升降,通过起升臂上转动的斗轮进行连续挖沟,工作效率高。
挖沟时,斗轮将挖出的土块卸入铲板,铲板还同时收集地面的散落的土块,铲板上相对转动的抓耙辅助推动土块进入刮板输送机,并沿刮板输送机进入卸料槽,由于卸料槽沿车架宽度方向设置,并向下倾斜,土块最终被堆放到沟渠的一侧,完成连续挖沟。
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斗轮式挖沟装置,包括:车架10、回转平台20、起升臂31和斗轮32,所述车架10设有履带行走机构11,所述回转平台20设置在所述车架10上,主体21设置在回转平台20上,所述起升臂31的一端连接在主体21上,另一端与所述斗轮32连接,且所述起升臂31连接有起升油缸。
所述车架10上设有可升降的铲板40、卸料槽60和由铲板40向卸料槽60输送物料的刮板输送机50,所述铲板40位于所述斗轮32的下方,且铲板40上设有一对相对转动的抓耙41,所述卸料槽60沿车架10宽度方向设置,并向下倾斜。
所述回转平台20上还设有司机室70,随回转平台20转动,方便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斗轮式挖沟装置,在回转平台20上设有起升臂31和斗轮32,通过起升油缸控制起升臂31的升降,通过起升臂31上转动的斗轮32进行连续挖沟,工作效率高。
挖沟时,斗轮32的转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位于前方的铲斗从下向上进行挖掘,由于土壤中含有石块,如果斗轮32倒转,从上向下挖掘,遇到石块口,将会将石头向下压,由于下放的土壤密度较大,受到的阻力也大,向上挖掘是,上方距离地表近,土壤密度小,阻力小,石块容易被挖出。斗轮32将挖出的土块卸入铲板40,铲板40还同时收集地面的散落的土块,铲板40上相对转动的抓耙41辅助推动土块进入刮板输送机50,并沿刮板输送机50进入卸料槽60,由于卸料槽60沿车架10宽度方向设置,并向下倾斜,土块最终被堆放到沟渠的一侧,完成连续挖沟。
进一步地,为所述卸料槽60包括多个滑动连接的槽体。卸料时,槽体依次向外滑动伸出,使卸料口位于沟槽的外侧,卸料完成后,槽体缩回,缩短卸料槽60,防止行车中,卸料槽60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斗轮32的两侧设有与水箱连接的水雾喷淋装置33。工作中,水雾喷淋装置33向外喷洒水雾,进行除尘,降低施工造成的粉尘污染。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控制、功能、算法、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算法、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算法、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算法、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算法、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