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699.4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学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锐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1 | 代理人: | 韩绍君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代光源,因其具有工作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而普遍被市场看好。温度对发光二极管的影响很大,如影响LED的使用寿命,光衰以及影响光的单色性。所以有必要对LED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减少温度对LED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结构,其结构简单,解决了提高LED散热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主体,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包括封装壳、晶片、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的上端分别伸入至所述封装壳的内部,所述晶片通过金丝连接所述第二引线架;所述第一引线架上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晶片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第一引线架的上端顶部设置为球状凸体,所述球状凸体上设置多个凸点,所述散热板的底部设置为与所述球状凸体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凸点匹配的凹坑。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为金属散热板,所述第一引线支架为高导热陶瓷材料,所述球状凸体的最顶端设置有导电凸块,所述第一引线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凸块电连接的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为金属散热板,所述第一引线支架为金属引线架,其球状凸体上的凸点与第一引线架为同样的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和所述第一引线架分别为高导热陶瓷材料,所述散热板与第一引线架内设置有供晶片电连接的线槽。
优选地,所述封装壳为环氧树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壳的底部和靠近底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所在平面与底部的夹角为30度,可以提高出光效果。
优选地,所有凸点的最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凹坑的最深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凸点紧配合连接所述凹坑;整体使得整体散热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凸点与所述球状凸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金属散热板的材料为铜或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主体,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包括封装壳、晶片、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的上端分别伸入至所述封装壳的内部,所述晶片通过金丝连接所述第二引线架;所述第一引线架上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晶片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第一引线架的上端顶部设置为球状凸体,所述球状凸体上设置多个凸点,所述散热板的底部设置为与所述球状凸体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凸点匹配的凹坑。该散热结构设置的球状凸体扩大引线架与散热板的接触面,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主体,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包括封装壳1、晶片4、第一引线架2和第二引线架3,所述第一引线架2和第二引线架3的上端分别伸入至所述封装壳1的内部,所述晶片4通过金丝6连接所述第二引线架3;所述第一引线架2上设置有散热板5,所述晶片4设置在所述散热板5上,一般通过点银胶固定。所述第一引线架2的上端顶部设置为球状凸体21,所述球状凸体21上设置多个凸点22,所述散热板5的底部设置为与所述球状凸体21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凸点22匹配的凹坑。
所述散热板5为金属散热板,所述第一引线支架2为高导热陶瓷材料,所述球状凸体5的最顶端设置有导电凸块23,所述第一引线架2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凸块23电连接的导线24。或所述散热板5为金属散热板,所述第一引线支架2为金属引线架,其球状凸体21上的凸点22与第一引线架2为同样的金属材料。或所述散热板5和所述第一引线架2分别为高导热陶瓷材料,所述散热板5与第一引线架2内设置有供晶片电连接的线槽。具体地,所述金属散热板的材料为铜或铝。
所述封装壳1为环氧树脂材料。
所述封装壳1的底部和靠近底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反光层7,所述反光层7所在平面与底部的夹角为30度。
所有凸点22的最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凹坑的最深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凸点22紧配合连接所述凹坑;使得整体散热更加均匀。
所述凸点22与所述球状凸体21一体成型。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锐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锐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自动换向双井长程抽油机
- 下一篇:一种水切割用的遥控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