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气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8780.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赖旻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旻均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气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微气泡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诸如工业、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农业用水,渔业养殖场等,微气泡装置是利用水及空气产生高密度的气泡,提供净化水质及清洁等用途。
中国台湾专利案M487134,水从转接头至加速管的过程会先分散为第一道水流旋转R1及第二道水流旋转R2,而该第一道水流旋转R1是先旋出转接头至加速管的外围再进入到加速管内,最后经锥状网排出,在这些过程中微气泡的强度被逐渐减弱,而无法产生绵密的微气泡,以有效的净化及清洁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微气泡装置,可产生绵密的微气泡,使水质达到更好的清洁净化的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气泡装置,包括:
一入水端部,设有至少一进水道,各该进水道于一径向截面上具有二非直线延伸的流道,各该进水道于该二流道之间设有一颈缩部;
一排水端部,设有至少一压差流孔;
一加速道,设于该入水端部及该排水端部之间,至少一该进水道、该加速道及至少一该压差流孔界定一液体流道;
一气体流道,连通该液体流道及外界。
所述气体流道设有一入气端,所述入气端设于所述排水端部。
所述排水端部包括一网管及一抵接于所述网管的锥形网片,所述锥形网片及该网管分别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压差流孔。
所述压差流孔包括两个加速段及一设于两个所述加速段之间的喉段,两个所述加速段往该喉段渐缩。
二所述流道分别定义二延伸方向,二延伸方向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大于等于90度;所述液体流道定义一起始端;各所述进水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该进水道环绕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心线设置;所述气体流道设有一入气端,该入气端设于所述排水端部;所述加速道由所述入水端部往所述排水端部渐缩或该加速道由该入水端部往该排水端部的截面为两端截面尺寸大于中间截面积尺寸的漏斗状;所述微气泡装置另设有一围设各该进水道的导流壁,所述导流壁位于该起始端,该导流壁反向朝该起始端往内渐倾斜;所述排水端部设有一朝所述加速道开放之容槽,数个所述压差流孔贯穿该容槽的槽底;该排水端部包括一网管及一抵接于该网管之锥形网片,该锥形网片及该网管分别设有数个相互连通的压差流孔;该微气泡装置另包括一设于各该进水道及该加速道之间的环垫,该环垫部分遮盖各该进水道朝向该加速道的一侧,各该进水道朝该环垫的一开口开放,该加速道对应该环垫的开口。
所述液体流道定义一起始端,各该进水道朝外另设有一连通较靠近该起始端的该流道之入水道,该入水道之截面为椭圆形。
所述入水端部包括一第一管体及一抵接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管体,各所述进水道朝外设有一连通较靠近所述起始端的流道的入水道,二所述流道及所述入水道设于该第一管体,所述加速道设于该第二管体。
所述入水端部包括一第一管体及一抵接于该第一管体的第二管体,各所述进水道朝外设有一连通较靠近所述起始端的流道的入水道,各所述入水道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二所述流道及所述加速道设于所述第二管体。
所述微气泡装置包括一管组件及一套设该管组件的外套筒,所述液体流道形成于该管组件,该气体流道形成于该管组件及该外套筒之间,该外套筒设有一连通该气体流道的入气孔。
所述微气泡装置另包括一管组件及至少一套设所述管组件的迫紧圈,所述液体流道及所述气体流道形成于所述管组件内,该迫紧圈径向迫紧于管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气泡装置,可产生绵密的微气泡,使水质达到更好的清洁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侧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图。
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之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之剖视图。
1,2:微气泡装置22:容槽
10:入水端部 30:加速道
101:第一管体40:气体流道
102:第二管体41:入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旻均,未经赖旻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8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混合单元及包含其的静态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