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蛭养殖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9017.5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6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桂生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蛭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蛭养殖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蛭养殖大多在稻田、池塘中进行占用面积大、成本高,且受养殖水域环境影响导致水蛭的产量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蛭养殖箱,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蛭养殖箱,它包括箱体、水蛭觅食区、吸附分解区、水蛭休息区、吸水泵、水管,水蛭觅食区设置在箱体内部且位于箱体前壁与水蛭休息区之间,吸附分解区设置在箱体内部底面右下角,水蛭休息区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且位于箱体的后侧,吸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的底部右下角相接,吸水泵的排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右侧壁相接。
所述的箱体设置为一个顶面敞口的长方形箱体,箱体的底部右下角设置有排水口,箱体的右侧壁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的水蛭觅食区,它包括两个支撑架、四个Z型挂钩、一个投料台,支撑架的下端与箱体底部相连且位于投料台两侧,Z型挂钩的顶端与支撑架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投料台安装在Z型挂钩的下端。
进一步的说投料台上所投料为螺蛳。
所述的吸附分解区设置为一个长方形箱体,它包括一个长方形盖板、一个左右两层的箱体,箱体的左侧壁设置有吸附口,箱体的顶部设为敞口,敞口上方设计有盖板,盖板卡在箱体敞口上方,箱体的左层为吸附区,箱体的右层为溶解区,吸附区左侧壁上开有若干通孔,吸附区与溶解区之间的隔板上设计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说左层吸附区的内部左侧竖直放置过滤棉,过滤棉的右侧放置活性炭,通过过滤棉与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和有害菌,过滤棉与活性炭定期进行更换,已到达长久持续的吸附杀菌作用;右侧溶解区放置动保产品,通过动保产品改善水蛭的生长环境,保证水蛭的健康成长,动保产品也需定期进行更换,以达到长久持续的改善作用。
具体的动保产品有以下八类,分别为改底类、生氧激活类、抗应激保苗类、益生调水类、肥水健草类、解毒保健类、营养促长类、功能特效类。
所述的水蛭休息区,它包括一个长方形底座、四个长方形固定座、两个带折边的三角形休息平台,底座的下端与箱体的底部连接,固定座均匀分布在底座的上端且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两固定块的内侧均开有长方形的卡槽,休息平台通过折边卡装在固定座内侧的卡槽上,休息平台的三角形顶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所述的箱体内设计有水蛭产卵区,水蛭产卵区是一个透明圆柱体,圆柱体水平放置在箱体内,水平放置的圆柱体左右开有若干通孔。水蛭产卵区可以设计3个,放置箱体内,每个20厘米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水蛭养殖箱占用面积小、成本低,且养殖箱内的水域通过吸附分解区进行净化,提高了养殖水域的水质从而提高了水蛭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蛭箱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蛭觅食区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蛭休息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蛭产卵区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分解区的箱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5,一种水蛭养殖箱,它包括箱体1、水蛭觅食区2、吸附分解区3、水蛭休息区4、吸水泵5、水管6,水蛭觅食区2设置在箱体1内部且位于箱体1前壁与水蛭休息区4之间,吸附分解区3设置在箱体1内部底面右下角,水蛭休息区4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箱体1的后侧,吸水泵5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1的底部右下角相接,吸水泵5的排水口通过水管与箱体1右侧壁相接。
所述的箱体1设置为一个顶面敞口的长方形箱体,箱体1的底部右下角设置有排水口,箱体1的右侧壁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的水蛭觅食区2,它包括两个支撑架21、四个Z型挂钩22、一个投料台23,支撑架21的下端与箱体1底部相连且位于投料台23两侧,Z型挂钩22的顶端与支撑架21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投料台23安装在Z型挂钩22的下端。
所述的吸附分解区3设置为一个长方形箱体,它包括一个长方形盖板31、一个左右两层的箱体32,箱体32的左侧壁设置有吸附口33,箱体32的顶部设为敞口,敞口上设计有盖板31,箱体32的左层为吸附区,箱体32的右层为溶解区,吸附区左侧壁上开有若干通孔,吸附区与溶解区之间的隔板上设计若干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桂生,未经吴桂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9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鲳养殖池加水缓冲的装置
- 下一篇:新型水产养殖放鱼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