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OCs净化用雾化芬顿试剂联合UV光解逆流式填料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9308.4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唐雪娇;于坤;薛晶晶;张熙;殷茹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ocs 净化 雾化 试剂 联合 uv 光解 逆流 填料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治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VOCs氧化去除的雾化芬顿试剂联合UV光解设备的逆流式填料吸收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化工、食品、纺织等行业的逐步发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日趋严重,不仅影响环境空气质量,也直接损害人体健康。对于中等浓度和低浓度(<1000mg/m3)的 VOCs工业废气,一般的治理方式是进行降解去除。
目前为止,用于VOCs废气处理的环保装置主要涉及化学喷淋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低温等离子催化氧化装置、臭氧氧化装置和UV光解装置等。其中,低温等离子催化氧化装置和臭氧氧化装置造价及设备维护费用高昂,化学喷淋装置受限于气液两相难以充分接触,并容易产生废水造成二次污染。
另一方面,芬顿试剂作为强氧化剂,目前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并在紫外光参与下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其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OH),氧化还原电位可达到2.7eV以上,能够破坏有机物的碳链结构,将之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去除的目的。但是,芬顿试剂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目前尚无关于芬顿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实用新型装置公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VOCs废气处理装置造价及维护运行费用高昂、净化效率有限以及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VOCs氧化去除的雾化芬顿试剂联合UV光解设备的逆流式填料吸收塔,该装置投资少、简单易操作并且几乎不产生二次污染废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VOCs净化用雾化芬顿试剂联合UV光解逆流式填料吸收塔,主要包括进气系统,芬顿试剂雾化循环系统,UV/Fenton光解反应系统和出气系统四个部分。所述进气系统指逆流式进气管;所述芬顿试剂雾化循环系统包括H2O2溶液进样口、H2O2溶液雾化器、FeSO4溶液进样口、FeSO4溶液雾化器、芬顿试剂预混合仓、混合进样口、循环泵以及回流管;所述UV/Fenton 光解系统包括条形UV灯管若干,设于吸收塔主体外部周围,逆流式填料吸收塔以及内置石英填料;所述出气系统包括逆流式填料吸收塔出气口以及风机等。
VOCs净化用雾化芬顿试剂联合UV光解逆流式填料吸收塔,其实现方案如下:
(1)将H2O2水溶液和FeSO4水溶液分别从其进样口进样;
(2)所进试剂经雾化器雾化后,进入预混合仓混合,产生一定量羟基自由基;
(3)混合后的雾化芬顿试剂通过联合进样口进入塔主体,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 UV/Fenton反应,产生更多羟基自由基;
(4)有机废气经由逆流式进气管进入反应塔,在填料孔隙中与雾化芬顿试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少量小分子有机物;
(5)反应后及部分未及反应的雾化芬顿试剂在循环泵的作用下,经由回流管返回装置顶部,继续参与反应;
(6)洁净尾气通过风机排气系统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
双氧水和FeSO4溶液经雾化器雾化后混合,形成雾化芬顿试剂,在UV灯管照射下发生光协同反应,在塔内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将废气中的VOCs彻底氧化为小分子物质和水,并伴随芬顿试剂对VOCs的直接氧化作用和紫外线对废气中有机物的裂解作用,最终得到无污染的洁净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雾化的芬顿试剂并加入惰性石英填料,增大了气液反应接触面积,缩短了反应时间;喷淋试剂的循环使用,节省了原料消耗,提高了试剂利用率,并且几乎避免了二次污染废水的产生;多种氧化方式相结合,尤其是引入了在废水处理工艺中表现优异的光助芬顿氧化机制,大大提高了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示意图。
图1和图2中,01-H2O2溶液进样口,02-H2O2溶液雾化器,03-FeSO4溶液进样口,04- FeSO4溶液雾化器,05-芬顿试剂预混合仓,06-混合进样口,07-循环泵,08-回流管,09-UV 灯管,10-塔身,11-进气口,12-出气口,13-填料,14-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9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槽型分布器
- 下一篇:气体脱硫脱硝系统及烟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