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布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265.1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0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白德旭;李绍和;曾义勇;刘丹;张林;刘利;丘家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百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都市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布酸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布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布酸管。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中,水平井、直井或斜井内通常设置有防砂管,防砂管表面设置有过滤层,油气层中的石油通过这些过滤层进入防砂管内,最后被抽取到地表。但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防砂管外的堵塞物质会汇集在防砂管周围,导致防砂管及防砂管周围堵塞,使井的产能下降。对于注水井,注入水中的杂质会在管内形成堵塞,使日注入量下降。为了消除防砂管内外的堵塞物质,通常采用酸化解堵方法。酸化是往井内注入盐酸、氢氟酸等腐蚀物质,将防砂管内外及井周围的堵塞物质通过化学反应溶蚀,从而达到解堵的目的。
酸化解堵方法中,注酸量在井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要求,其一是所需酸化的部位要与酸接触,其二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注酸量,其三有时需要对某一段或整个井段进行均匀注酸而达到均匀酸化。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酸化方法是先将油管通到防砂管内,然后通入酸液,酸液流出油管管口进行酸化。该方法的设备和操作虽比较简单,但由于该方法的酸液只能流到管口附近有限的范围,如井段很长,例如100米以上,会出现有些地方酸化不到、有些地方的注酸量不能满足实际要求或有些地方的注酸量超出需要,所以该方法存在解堵效果差、酸液用量大、浪费严重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另外一种酸化方法,通过连续油管在注酸过程中移动酸液流出管口来实现比较均匀的布酸,而连续油管管口的移动是通过专用的连续油管设备驱动连续油管转盘转动来实现连续油管的收放和管口的移动。该方法中连续油管设备是专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体积大,使该布酸方法的布酸成本高,而且布酸密度分布离实际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布酸管,所述布酸管至少包括转盘拖动装置、油管、增压泵、布酸装置和控制阀,所述油管的一端连接于设置在井口上的所述转盘拖动装置,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所述布酸装置和所述控制阀连接于所述增压泵;并且所述布酸装置包括高压酸室、喷射孔、活塞钉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钉连接以使所述活塞钉移动并开出喷射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布酸管还包括防砂管,并且所述油管设置于所述防砂管内。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砂管的直径为5~100cm,并且所述防砂管中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油管。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射孔的数量为0~30个。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射孔的直径为0.5~5m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布酸装置的直径为1.5~20c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管的数量至少为一根,并且所述油管的内壁涂覆有防酸涂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管的长度为0.5~10m/根,直径为1.5~20c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管的入口和/或出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罩、过滤套、金属网和缝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控布酸管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均匀布酸:,当油管尾部的增压泵将酸液加压送入高压酸室后,随着压力的升高,酸液推动活塞钉移动以开设出喷射孔,酸液从喷射孔中向外喷射。所述可控布酸管用控制增压泵的泵压的方式控制活塞钉的行程,活塞钉行程大,则开出的喷射孔越多,喷射的酸液也越多。随着转盘拖动装置的转动,选择性打开或关闭增压泵,以此可以选择性完成全井段的布酸及布酸量,从而对需要布酸的层段进行控制性布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布酸管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布酸管采用喷射式,能够准确将酸液喷射到需要的地方,不会因为大量的酸液流出而造成酸液浪费和地层受损。
(2)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布酸管通过控制油管的拖动速度和增压泵的泵压来进行控制性布酸,增压泵的泵压大,则推动活塞钉行程量大,打开的喷射孔就多,喷射的酸也多。
(3)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布酸管相较于传统布酸装置,具有布酸精准、节约酸液、结构简单以及控制方便灵活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控布酸管的剖视图;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布酸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转盘拖动装置 20:油管 30:防砂管
40:增压泵 50:布酸装置 60:控制阀
501:高压酸室502:喷射孔503:活塞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百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百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打孔钻
- 下一篇:一种对样品的LIBS光谱自动识别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