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PC和恒温智能控制的激光半导体物证发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468.0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腾德同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G05D23/30;G05F1/66;H03K17/28;G01N21/64;G01V8/10;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光谱西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pc 恒温 智能 控制 激光 半导体 物证 发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PC和恒温智能控制的激光半导体物证发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激光发现设备中,激光半导体中的PD作为参考电压,伴着LD发射激光输出功率的升高,激光发现设备室内温度随之升高,由于激光对于温度的敏感性非常高,功率不断升高,将无法保证激光器发光的稳定性;现有的便携式激光发现设备中,只采用风扇等简单的主动散热形式,难以满足激光的低温工作环境,进而导致,光输出的激光光谱波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漂移,无法满足激发物证的荧光显现;例如,常规的445nm波长的激光光谱即可实现激发汗液痕迹生物物证,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波长会不断的增加,一但超出这一波长,将难以很好的显现汗液痕迹生物物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APC和恒温智能控制的激光半导体物证发现装置,输出稳定的发光功率,具备防止激光波长漂移的激光半导体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APC和恒温智能控制的激光二极管物证发现装置,包括同轴分布且顺序套接的光学透镜组合结构、散热机构、控制系统仓和电池安装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仓内设置多路输出驱动控制系统,多路输出驱动控制系统包括用于输出稳定光的自动功率控制驱动电路和用于防止激光波长漂移的智能恒温控制半导体制冷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功率控制驱动电路包括顺序电连接的直流电源、第一比较器、电容充放模块、恒流源模块、激光二极管、用于检测所述激光二极管输出光功率的光电二极管和反馈回路模块,反馈回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构成闭合环路,通过负反馈机制稳定激光二极管的发光功率从而输出稳定光。
优选地,所述恒流源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稳压二极管;
第一运算放大器,其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入端,其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第一三极管的控制端;第一三极管的控制端连接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第一三极管,其高电位端连接电源端,其低电位端通过一用于分压的第二电阻连接所述激光二极管作为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出端;
第二三极管,其高电位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其低电位端接地,其控制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第二运算放大器,其正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其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通过一用于保护功能的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回路模块包括电流检测芯片、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作为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入端,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接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多路输出驱动控制系统还包括缓启动渐亮驱动电路,用于防止误操作瞬间启动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光,
缓启动渐亮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一比较器之间,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缓启动渐亮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缓启动渐亮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缓启动渐亮驱动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π型滤波电路、延时网络电路和第二π型滤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腾德同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腾德同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胶热处理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热炊具的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