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窑炉的热回收风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1199.X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0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谭映山;胡卫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窑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风道 系统 | ||
1.一种用于窑炉的热回收风道系统,沿窑道生产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区(1)、烧成区(2)和冷却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1)包括有抽烟主管(11)和至少一级抽烟风机(12),所述抽烟主管(11)分别与预热区(1)窑道和抽烟风机(12)相连接,其中,所述抽烟主管(11)与预热区(1)窑道之间设置多条抽烟支管相连接;所述烧成区(2)包括有助燃风主管(21)、多组助燃风支管(22),以及与每组助燃风支管(22)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上助燃风支管(23)和至少一个下助燃风支管(24),其中,多组助燃风支管(22)均与助燃风主管(21)相连接;上助燃风支管(23)和下助燃风支管(24)均与烧成区(2)窑道相连接;所述冷却区(3)包括有抽热风管(31)、第一助燃支管(32)、第二助燃支管(33)、前冷进风管(34)和尾冷进风管(35),其中,所述抽热风管(31)设置有多条与冷却区(3)窑道相连接的抽热支管;所述第一助燃支管(32)和前冷进风管(34)设置于冷却区(3)前端且前冷进风管(34)位于第一助燃支管(32)上游,第二助燃支管(33)和尾冷进风管(35)设置于冷却区(3)尾端且尾冷进风管(35)位于第二助燃支管(33)上游,其中,所述第一助燃支管(32)和第二助燃支管(33)均与冷却区(3)窑道相连接;所述抽热风管(31)、第一助燃支管(32)和第二助燃支管(33)均与助燃风主管(21)进风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窑炉的热回收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个上助燃风支管(23)和两个下助燃风支管(24),其中,所述两组上助燃风支管(23)和两组下助燃风支管(24)分别与烧成区(2)窑道内的上下方位上预设有的喷枪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窑炉的热回收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成区(2)还包括有多组相反馈控制调节的氧化锆分析仪(25)和伺服电动阀(26),其中,所述氧化锆分析仪(25)的检测探头设置于窑道内,每个所述伺服电动阀设置于助燃风支管(22)与助燃风主管(21)相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窑炉的热回收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3)还设置有两组抽热风机(311)、两组冷却风机(351)、一级助燃风机(332)和二级助燃风机(331),其中,所述两组抽热风机(311)的进风口分别与抽热风管(31)两端的出风口相配合;两组冷却风机(351)出风口分别与尾冷进风管(35)和前冷进风管(34)进风口相配合;所述二级助燃风机(331)进风口与第二助燃支管(33)出风口相配合;所述一级助燃风机(332)进风口分别与抽热风管(31)、第一助燃支管(32)和第二助燃支管(33)相连接且一级助燃风机(332)出风口与助燃风主管(21)进风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窑炉的热回收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热管道、第一助燃支管(32)、第二助燃支管(33)、前冷进风管(34)和尾冷进风管(35)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均设置有控制开度的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窑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窑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11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沉降室内筒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炉窑的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