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扳扣式按压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459.5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5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凤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扳扣式 按压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扳扣式按压夹持装置,属于夹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持装置采用按压方式,这种产品在使用时,按压非常费力;如图1所示,包括面盖8、球头6和两突出柱16;所述球头6安装于面盖8顶部;两所述突出柱16一端设置于面盖8内部,其另一端延伸至面盖8外部;所述面盖8侧面安装有按件15;所述按件15一端设置于面盖8外部,其另一端穿过面盖8延伸至面盖8内,且与突出柱16相切;使用时,需用力向下按压按件,两个突出柱会松开,当松开按件时,两个突出的柱会夹紧,实现夹持;操作十分吃力;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操作较为省力的夹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扳扣式按压夹持装置,通过设置扳扣,用于夹持片状材料,使得夹持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扳扣式按压夹持装置,包括面盖、球头和夹具;所述球头通过螺丝固定于面盖顶部;所述夹具由上夹和下夹构成;所述上夹和下夹分别由头部和夹持部一体制成;所述上夹和下夹其头部均设置于面盖内,其夹持部分别延伸至面盖外侧;所述上夹其头部上方设置有扳扣;所述扳扣一端设置于面盖内部,且与上夹和下夹其头部相切,其另一端延伸至面盖外侧;所述面盖内部一体制成有限位板;所述下夹其头部和限位板之间安装有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面盖其底部开设有夹持槽;所述上夹和下夹其夹持部分别穿过夹持槽延伸至面盖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面盖其侧面设置有扳扣活动槽,所述扳扣穿过扳扣活动槽与面盖通过转轴活动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夹和下夹其夹持部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防滑胶和第三防滑胶,使得夹持更加牢固,防止在夹固片状材料时,材料掉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面盖其底面于上夹和下夹其夹持部外侧安装有第二防滑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扳扣式按压夹持装置,当向上用力扳扳扣时,底部的上夹和下夹就会张开;当手松开扳扣的扳力时,底部的上夹和下夹就自然合夹上,用于夹固片状材料;通过设置扳扣,使得夹持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当手松开扳扣的扳力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当向上用力扳扳扣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各部件标注为:1-第一防滑胶,2-上夹,3-第二防滑胶,4-转轴,5-扳扣,6-球头,7-螺丝,8-面盖,9-下夹,10-第三防滑胶,11-弹簧,12-限位板,13-夹持槽,14-扳扣活动槽,15-按件,16-突出柱,17-片状材料,21-上夹其头部,22-上夹其夹持部,91-下夹其头部,92-下夹其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扳扣式按压夹持装置,包括面盖8、球头6和夹具;所述球头6通过螺丝7固定于面盖8顶部;所述夹具由上夹2和下夹9构成;所述上夹2和下夹9分别由头部和夹持部一体制成;所述上夹2和下夹9其头部21、91均设置于面盖内,其夹持部22、92分别延伸至面盖外侧;所述上夹其头部21上方设置有扳扣5;所述扳扣5一端设置于面盖8内部,且与上夹和下夹其头部21、91相切,其另一端延伸至面盖8外侧;所述面盖8内部一体制成有限位板12;所述下夹其头部91和限位板12之间安装有一弹簧11。
所述面盖8其底部开设有夹持槽13;所述上夹和下夹其夹持部22、92分别穿过夹持槽13延伸至面盖8外侧。
所述面盖8其侧面设置有扳扣活动槽14,所述扳扣穿过扳扣活动槽14与面盖8通过转轴4活动安装。
所述上夹和下夹其夹持部22、92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防滑胶1和第三防滑胶10。
所述面盖8其底面于上夹和下夹其夹持部22、92外侧安装有第二防滑胶3。
本实用新型的扳扣式按压夹持装置,当向上用力扳扳扣时,底部的上夹和下夹就会张开;当手松开扳扣的扳力时,底部的上夹和下夹就自然合夹上,用于夹固片状材料17;通过设置扳扣,使得夹持更加省力。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凤,未经张春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控测试治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折叠机构的滑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