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洞室顶拱结构及其地下洞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2903.3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2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潘江洋;冯树荣;郭云强;胡育林;钟辉亚;石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20/00;E21D1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卢宏,郑俊超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洞室顶拱 结构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洞室顶拱结构及其地下洞室,尤其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跨度施工。
背景技术
常规的地下洞室的断面跨度一般不超过40米,对地下洞室顶拱的加固,常规措施为洞室开挖后,再采用多种支护的支护型式。
超大断面洞室的跨度往往达到60-70米。常规支护措施由于存在开挖出渣工期与支护施工周期,掌子面爆破形成洞室后一直到支护施工完成,这期间需要一段时间,从而造成洞室顶拱在一段时间内无支护,存在工程安全隐患。
对于洞室围岩条件差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超大断面洞室,常常由于洞室围岩条件差导致洞室顶拱不能开挖成型,开挖后就随之坍塌,无法形成常规的洞室。即便是可以开挖成型的地质条件,由于超大断面洞室的跨度过大,采用常规支护形式,也会导致洞室顶拱围岩不稳定。
上述问题在受多种条件所限,布置在地质条件复杂、围岩条件较差地层中的超大跨度地下洞室中尤为突出。
另外,对本案中所提到的方向词汇进行定义,在本领域中,技术人员通常认定纵向是沿着地下洞室纵深的方向;横向是地下洞室横断面的方向,垂直于地下洞室轴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稳固的地下洞室顶拱结构,及配套的地下洞室。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洞室顶拱结构,包括位于主洞室顶部的顶拱部,还包括在主洞室两侧岩体内沿纵向开凿的施工交通洞、紧贴于顶拱部上表面横跨设置的辅助受力洞,所述辅助受力洞沿纵向设有多个,且与施工交通洞连通;
所述辅助受力洞内浇筑充填有钢筋混凝土,每一个辅助受力洞上均设有向上伸入岩体的预应力锚索。
上述方案中,辅助受力洞浇筑钢筋混凝土之后形成受力梁,通过预应力锚索牵拉,保证顶拱部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交通洞内浇筑充填有钢筋混凝土,充填有钢筋混凝土的实心施工交通洞为辅助受力洞的支座;所述施工交通洞外设有伸入岩体的锚固件,对施工交通洞牵拉。
施工交通洞形成受力支座,能够进一步增加辅助受力洞承受载荷的能力。锚固件为锚杆或锚索,通过锚杆或锚索对施工交通洞形成牵拉,能够增加施工交通洞的承载能力。
辅助受力洞的布置方式有多种,如,所述辅助受力洞之间间隔设置。
或者,所述辅助受力洞之间连续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受力洞的横断面为拱形或直线型。优选为拱形,拱形结构承受力更大。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索均呈辐射状布置。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地下洞室,包括主洞室,所述主洞室的顶部为上述方案所述的顶拱结构。
本实用新型不仅施工方便、快捷,而且在主洞室开挖之前完成主洞室顶拱部的支护加固,形成稳固的顶拱结构,取得了事先加固的效果,增加了围岩整体性,有效发挥围岩自身承载力。相比于常规施工技术,显著提高了洞室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稳定性极差的超大跨度地下洞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地下洞室横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1地下洞室纵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2地下洞室横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2地下洞室纵剖面图。
图中:1—辅助受力洞,2—施工交通洞,3—预应力锚索,5—主洞室,8-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地下洞室顶拱结构,包括位于主洞室5顶部的顶拱部、在主洞室5两侧岩体内沿纵向开凿的施工交通洞2、紧贴于顶拱部上表面横跨设置的辅助受力洞1。
所述辅助受力洞1沿纵向间隔设有多个,且与施工交通洞2连通。
所述辅助受力洞1内浇筑充填有钢筋混凝土,每一个辅助受力洞1上均设有向上呈辐射状伸入岩体的预应力锚索3。
所述施工交通洞2内浇筑充填有钢筋混凝土,充填有钢筋混凝土的实心施工交通洞2为辅助受力洞1的支座。所述施工交通洞2外设有伸入岩体的锚杆8,对施工交通洞2牵拉。
所述辅助受力洞1的横断面为拱形。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下洞室,包括主洞室5,所述主洞室5的顶部为上述顶拱结构。
该地下洞室施工方法为:
a)在主洞室5开挖施工前,在设计开挖主洞室5区域两侧的岩体内,沿纵向开挖施工交通洞2。施工交通洞2外设有伸入岩体的锚杆8,对施工交通洞2牵拉。施工交通洞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主洞室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2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机机电配件存放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板件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