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3684.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宗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宗梁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9/00;F25B21/02;F25D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制热 一体 储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制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制冷、制热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制冷制热一体技术却一直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大众餐饮领域,针对公司、单位员工自带的便餐,需要频繁的冷藏保鲜与加热食用的问题更加突出。
早上员工上班自带便当餐食,公司需要配备冰箱冷藏保存,中午用餐时,需要配备微波炉等加热工具加热恢复。往往一份便当需要加热3-5分钟,在中午用餐高峰期,等用餐时再加热则需要排队,提前加热又容易冷,往往一台微波炉只能供5-6个人使用。微波炉加热很容易造成冷热不均,影响食物风味与口感,且排队加热需要占用排队人员许多时间进行手动取放、加热,给公司和员工带来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冷藏存放食物或物品,又能制热加热食物或物品,同时可根据食物重量智能制冷、制热的制冷制热一体化储藏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化储藏柜。所述储藏柜包括:箱体,隔间,及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各隔间内的即时温度及温度变化;
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多组制冷、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各隔间的制冷、加热处理;
控制显示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与制冷制热模块,用于接收和显示制冷制热指令,控制所述制冷、加热组件对所述各隔间内物品的制冷、加热处理。
进一步,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显示模块连接,用于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与传输。
进一步,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所述箱体选用金属材料制成,还设有透明钢化玻璃箱门。
进一步,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所述隔间还有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隔间是否存放物品。
进一步的,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可选用光电开关、轻触开关、压力传感的一种。
进一步,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所述箱体与隔间之间设有保温隔热夹层。
进一步,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所述制冷、加热组件可选用半导体热点制冷片,分别设置于各隔间的四周。
进一步的,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辅助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时的温度补偿,实现隔间加热温度均匀。
进一步,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所述控制显示模块包括控制组件和显示组件。
进一步的,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对储藏柜的开/关机、制冷/制热作业、定时设置、温度设置、提醒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储藏柜通过设置单独的隔间,并通过感知隔间内的物品即时温度及温度变化信息,智能响应各隔间内物品的制冷、制热操作,从而大大地改善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分别制冷、制热的问题,以及加热不均、加热不及时等问题,保证物品制冷制热一体化的用户体验。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储藏柜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的储藏柜的一种方框示意图。
图标:10-储藏柜;100-隔间;200-箱门;11-箱体;12-温度传感器;13-制冷制热器;14-控制显示模块;15-无线通讯模;16-状态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宗梁,未经宋宗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3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