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板材成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294.5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3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苏海迪;吴量;常雪;朱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科瑞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31 | 分类号: | B21D26/031;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板材 成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件加工模具,特别涉及一种与液压胀型技术配套使用的金属板材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钣金件成形大多采用冲压的传统工艺方法,存在如下不足:
1.在传统冲压工艺生产中,模具较为复杂且要求较高,在前期的模具设计中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周期较为漫长,因此制造的费用也更为昂贵,后期的调试和维护同样大大增加了投入成本;
2.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传统的金属钣金件生产工艺往往难以适应多样化、小批量等柔性化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在一些尺寸多变的复杂零部件的生产中,例如款式各异的汽车甚至小批量的样车,采用传统冲压工艺方法生产汽车车身覆盖件,模具费用较为昂贵,生产周期较为漫长,在其他制造业领域如厨具行业,医用行业和电器行业等通常需要一些小批量且外形尺寸较为复杂的产品,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不仅成形困难且生产成本较高;
3.采用传统的冲压工艺往往需要多道工序和多套模具才能够冲压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在冲压成形的过程中,模具与板料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大大降低了成形产品的刚度和强度,增大了板材的减薄率,甚至造成产品的起皱和破裂;
4.采用手工钣金的方式,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周期太长且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液压胀型技术配套使用的、能够适应柔性化生产需求的金属板材成形模具,以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板材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为型模,上模为空模,所述下模为倒“T”形结构,包括下模体和连接在下模体左右两侧的左下侧耳和右下侧耳,左、右下侧耳的下表面与下模体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下模体突出左、右下侧耳的上表面,下模体中部开有下模腔,所述下模腔为与待制作的板形零件形状对应的凹模,下模腔底部设有排气孔,下模体的上表面设有对称设置的定位销;
所述上模为“T”形结构,包括上模体和连接在上模体左右两侧的左上侧耳和右上侧耳,左、右上侧耳的上表面与上模体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模体突出左、右上侧耳的下表面,所述上模体中部开有上模腔,上模腔内设有分别与上模体前侧的进油口和后侧的出油口相通的通孔,围绕上模腔模腔口的周边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安装槽,上模体的下表面设有对称设置的定位销孔,上、下模合模时定位销孔与下模体面上的定位销对应配合,上模腔与下模腔口对口相对,使用时上模腔构成灌注高压油液的液室。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为阶梯孔,阶梯孔周边开有用于安装法兰盘的螺纹孔,使用时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阶梯孔和法兰盘与外部油管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上模和下模采用模具钢材料制成。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一种金属板材成形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与液压胀型技术配套使用的模具,通过油液与板料平滑缓慢的接触,连续加载液压,不仅能有效的提高成形板材的刚度和强度,降低板材的减薄,抑制板材的起皱和破裂,保证成形的质量,而且能够加工出传统冲压技术所不能加工出的复杂型腔零件,可适应工业现代化发展中产品小批量、多样化、结构尺寸复杂的需求;
2.生产过程只需要一套模具一次即可完成加工(传统的冲压工艺加工复杂零件往往需要多套模具进行多步工序),从而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加工周期和零件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的成本;
3.本实用新型之进出油口设在前后侧面,上侧耳与上模体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可与压力机的工作面贴合,下侧耳与下模体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可与压力机安装台面贴合,不仅有利于通过固定夹具将上下模具固定于压力机作用面上,由外部压力机提供实施可控的压边力,从而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加工工艺和参数,提高零件的成形质量;而且可有效固定上下模具的位置,防止合模过程中出现中心偏移;
4.本实用新型进出油孔通过阶梯孔与法兰盘配合,进出油孔周边开有四个螺纹孔,通过螺钉将法兰固定,密封性好;
5.本实用新型上、下模具通过一组定位销定位,通过压力机压紧施加压边力,无需另设锁紧螺栓,既能够保证均匀压边,使得压边部分的板材能够均匀的向内部流动补料,又可避免螺栓连接所产生的弊端:
(1)螺栓连接因压边不均匀产生的产品缺陷;
(2)合模和开模过程需进行螺栓连接的安装和拆卸,延误加工过程的时间,生产效率低(本模具只需控制外部压力机上部作用面带动上模向上抬起与下模分离实现开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科瑞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科技大学,未经柳州科瑞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变压边力的压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切机通用五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