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变频调速增加聚氨酯板材局部强度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4732.8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3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兴木桥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10 | 分类号: | B29C31/10;B29C31/06;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变频 调速 增加 聚氨酯 板材 局部 强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变频调速增加聚氨酯板材局部强度的系统,属于聚氨酯板材复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聚氨酯复合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玻纤机与胶粉机在无纺布与聚氨酯PU之间撒落玻纤和胶粉并传送至烘箱内,经过高温加热使胶粉融化将其复合为聚氨酯板材,再送至一下道工序,通过模具将聚氨酯板材成型,最终产出为汽车顶棚内饰,在成型的过程中,聚氨酯板材的部分区域会受力形变,发生弯曲等,如若聚氨酯板材此区域的强度不够将导致顶棚开裂或偏软现象,造成报废。
为了避免顶棚开裂或偏软,大多数公司会在聚氨酯板材复合过程中安排1至2名员工在局部摆放玻纤毡,以增加板材局部强度,避免成型过程中发生开裂或偏软现象。此种方法存在较大弊端,员工手动摆放会增加人工成本且精度不高。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需要玻纤机和胶粉机自动变频调速撒落玻纤及胶粉,在聚氨酯板材需要高强度的区域自动增加撒落的玻纤量及胶粉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变频调速增加聚氨酯板材局部强度的系统,在不增加操作人员的状态下,由设备自动在板材需要高强度的区域增加撒落的玻纤量及胶粉量,避免板材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开裂或偏软现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变频调速增加聚氨酯板材局部强度的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第二传输带、玻纤机、胶粉机、烘箱、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光纤传感器位于第二传输带的入口处,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聚氨酯PU到达;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光纤传感器连接;所述玻纤机、胶粉机和烘箱依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玻纤机用于撒落玻纤,胶粉机用于撒落胶粉,第一变频器与玻纤机连接,第二变频器与胶粉机连接;第二传输带用于输送PU及已复合好的聚氨酯板材,所述烘箱用于加热成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光纤传感器、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连接构成一个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负责逻辑运算及控制;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分别负责对玻纤机和胶粉机调速运行。
所述第一传输带位于第二传输带前方,第一传输带输送聚氨酯PU。
所述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均为G120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操作人员的状态下,由设备自动在板材需要高强度的区域增加撒落的玻纤量及胶粉量,避免板材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开裂和偏软现象,提升公司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传输带;2、光纤传感器;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4、第二传输带;5、玻纤机;6、胶粉机;7、烘箱;8、第一变频器;9、第二变频器。
t1、PU加强区域边缘到达玻纤机下部;t2、PU加强区域边缘离开玻纤机下部;t3、PU加强区域边缘到胶粉机下部;t4、PU加强区域边缘离开胶粉机下部;d、所需加强区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变频调速增加聚氨酯板材局部强度的系统,包括光纤传感器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3、第二传输带4、玻纤机5、胶粉机6、烘箱7、第一变频器8和第二变频器9;光纤传感器2位于第二传输带4的入口处,光纤传感器2用于检测是否有聚氨酯PU到达;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3与光纤传感器2连接;所述玻纤机5、胶粉机6和烘箱7依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玻纤机5用于撒落玻纤,胶粉机6用于撒落胶粉,第一变频器8与玻纤机5连接,第二变频器9与胶粉机6连接;第二传输带4用于输送PU及已复合好的聚氨酯板材,所述烘箱7用于加热成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3与光纤传感器2、第一变频器8、第二变频器9连接构成一个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3负责逻辑运算及控制;第一变频器8和第二变频器9负责对玻纤机5和胶粉机6调速运行。
所述第一传输带1位于第二传输带4前方,第一传输带1输送聚氨酯PU。
所述第一变频器8和第二变频器9均为G120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通过第一传输带1输送聚氨酯PU,光纤传感器2位于第二传输带4的入口处,光纤传感器2用于检测是否有聚氨酯PU到达,玻纤机5用于撒落玻纤,胶粉机6用于撒落胶粉,第二传输带4用于输送PU及已复合好的聚氨酯板材,烘箱7用于加热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兴木桥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兴木桥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4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水口料粉碎机
- 下一篇:汽车仪表油浮子的硫化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