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反应堆发生弹棒事故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5293.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李子超;周蓝宇;张晗;李兵;田晓瑞;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7/14 | 分类号: | G21C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魏茉,刘冬梅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反应堆 发生 事故 装置 | ||
1.一种防止反应堆发生弹棒事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位于控制棒驱动机构(10)的下部,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10)环绕于驱动轴(5)设置,并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6)外部上端;
所述装置包括棘爪组件(1)、控制组件(2)和电缆组件(3),所述电缆组件(3)为所述控制组件(2)提供电力,所述控制组件(2)产生电磁感应并发生位移,带动所述棘爪组件(1)运动,使所述棘爪组件(1)与驱动轴(5)啮合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组件(1)连接于连接部(8),并位于夹持磁极(75)的下方,所述连接部(8)绕设于驱动轴(5),并位于承压外壳(4)内部,所述棘爪组件(1)包括棘爪支架(11)、棘爪固定轴(12)、棘爪(13)、棘爪从动轴(14)、连杆(15)、连杆支架(16)和棘爪主动轴(17);
其中,所述棘爪支架(11)固接于连接部(8)靠近驱动轴(5)一侧,所述棘爪支架(11)用于固定所述棘爪固定轴(12);所述棘爪固定轴(12)用于固定所述棘爪(13);
所述棘爪(13)具有棘爪齿(131),与驱动轴(5)的环状V形凹槽(51)互相卡合;
所述棘爪从动轴(14)设置于棘爪(13)靠近驱动轴(5)一侧,用于连接连杆(15);
所述连杆(15)一端连接棘爪从动轴(14),另一端连接位于连杆支架(16)上的棘爪主动轴(17),所述连杆(15)带动棘爪(13)完成与驱动轴(5)的啮合和脱离;
所述连杆支架(16)与控制组件(2)连接;
所述连杆支架(16)还设置有棘爪主动轴(17),所述棘爪主动轴(17)与连杆支架(16)固接,用于连接所述连杆(15),在控制组件(2)位移时带动连杆支架(16)和棘爪主动轴(17)运动,为连杆(15)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13)弯曲具有弧度,由棘爪固定轴(12)处向驱动轴(5)处缓慢变细,所述棘爪(13)上下边缘处两个弧的曲率半径大于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止回衔铁(21)、弹簧(22)、止回线圈(23)和止回磁极(24);所述止回衔铁(21)、弹簧(22)、和止回磁极(24)位于承压外壳(4)内侧,所述止回线圈(23)设置于承压外壳(4)外部下端;
所述止回衔铁(21)连接于连杆支架(16)下方,在止回衔铁(21)下部接近驱动轴(5)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固定所述弹簧(22),并用于与所述止回磁极(24)进行定位;
所述止回磁极(24)位于止回衔铁(21)下方,并固接于连接部(8),在止回磁极(24)上端,接近驱动轴(5)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深度小于止回衔铁(21)下部开设凹槽的深度,并与止回衔铁(21)下部设置的凹槽共同使用,用于固定所述弹簧(22);
所述止回衔铁(21)和止回磁极(24)环绕驱动轴(5)设置,在凹槽处共同夹持所述弹簧(22);止回衔铁(21)和止回磁极(24)没有接触,两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所述弹簧(22)套设于驱动轴(5)外周,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止回衔铁(21)的凹槽顶部和所述止回磁极(24)的凹槽底部,并且,所述止回衔铁(21)的凹槽顶部和所述止回磁极(24)的凹槽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簧(22)的自身长度,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止回线圈(23)环绕设置于承压外壳4外部下端,并置于夹持线圈(76)下方,所述止回线圈(23)与电缆组件(3)连接通电产生电磁感应,磁场驱动所述止回衔铁(21)和止回磁极(24)的吸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堆断电工况或事故工况时,所述棘爪(13)与驱动轴(5)啮合,随驱动轴(5)向下运动,棘爪(13)带动连杆(15)向下运动,使弹簧(22)受力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2)的弹力小于控制棒和驱动轴(5)的重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组件(1)为1-5个,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轴(5)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组件(3)设置于承压外壳(4)的外部上端,并位于提升线圈(72)的上方,所述电缆组件(3)包括电气连接件(31)和电缆导管(32);
所述电气连接件(31)与控制中心连接,同时控制并为提升线圈(72)、传递线圈(74)、夹持线圈(76)和止回线圈(23)提供电力;所述提升线圈(72)、传递线圈(74)和夹持线圈(76)控制销爪完成对驱动轴(5)的提升和下落;
所述电气连接件(31)通过所述电缆导管(32)连接所述提升线圈(72)、传递线圈(74)和夹持线圈(76)和所述止回线圈(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52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勘察土工试验样品防干燥贮存器
- 下一篇:一种折叠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