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5426.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伍锐龙;林嘉荣;宋轩;余汉生;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市捷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29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我们生活的区域我们都会配备垃圾桶,垃圾桶给我们带来了盛装垃圾的方便。目前市场上的垃圾桶的桶底底面一般都是与地面完全接触的,而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其桶底底部也极容易积聚垃圾和污水,由于垃圾桶的桶底底部与地面完全接触,其桶底底部积聚的垃圾和污水无法被发现并及时清理而容易滋生细菌,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空的垃圾桶,其桶底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方面,防止了垃圾和污水在桶底底面积聚,另一方面,使得桶底底面情况能够被看到,方便人们及时清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桶,包括桶体和支撑架,所述桶体上设有第一垃圾投入口,所述桶体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使所述桶体与地面保持悬空;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桶体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为L字型,所述桶体的底部区域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顶端相匹配的L型滑槽,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嵌入所述L型滑槽;所述L 型滑槽附近还设有一通过螺钉固定在侧壁的挡块,转动所述挡块挡住所述L型滑槽的部分区域,以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L型滑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悬空支架使得垃圾桶本体与地面保持悬空,方便人们及时清理藏匿在桶底底部的垃圾和污水,防止细菌的滋生,支撑杆所设计的L型滑槽和挡块,使所述支撑杆可沿着垃圾桶的边沿水平滑入L型滑槽支撑起所述桶体;转动挡块,挡住所述L型滑槽的部分区域可防止所述支撑杆滑动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顶端一一对应的套孔,所述套孔开口朝下,所述支撑杆顶端和所述套孔的端部分别设有磁铁,所述支撑杆插入所述套孔中并通过磁铁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销,所述套孔的侧壁和所述支撑杆插入所述套孔的同一部位分别设置有插孔,所述插销穿过插孔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套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由多个依序相吸的磁块组成,磁块间通过引线连接;所述套孔与插孔相对的侧壁的内壁上设有磁铁,所述插销一端的磁块穿过所述插孔与内壁上的磁铁相吸固定。所述插销由多个依序相吸的磁块组成,当在向插销施加向外的拉力时,磁块会逐渐地分离变成柔性结构并离开插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桶盖、绕线器及牵引绳;所述绕线器设置在桶体或桶盖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缠绕在绕线器上,另一端与插销外露于桶体的一端连接。
通过转动绕线器牵拉牵引绳,在牵引绳的拉力下,磁块逐渐分离,所述插销变成柔性并沿着套孔的侧壁被拉出;插销能一次性快速地离开插孔,方便垃圾桶的桶体与支撑架的拆分。
进一步地,还包括桶盖、拆装按钮及牵引绳,所述拆装按钮设置在所述桶盖上并可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所处牵引绳一端与插销外露于桶体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拆装按钮上。
按下所述的拆装按钮,牵引绳将缩短从而拉出由多个依序相吸的磁块组成的插销,方便垃圾桶的桶体与支撑架的拆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垃圾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垃圾桶的支撑架与桶体的连接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垃圾桶的套孔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垃圾桶的插销,绕线器和牵引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垃圾桶和垃圾桶悬空支架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桶包括桶体1、支撑架2和桶盖3。
所述桶体1上设有第一垃圾投入口,所述桶体1架设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桶盖3安装在第一垃圾投入口处。所述支撑架2包括底座21、支撑杆22和支撑台23。所述底座21为环形结构,所述支撑杆22设置在底座21上,所述支撑台23设置在支撑杆22上,所述桶体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台23上,使所述桶体1与地面保持悬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所述垃圾桶,其桶底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方面,防止了垃圾和污水在桶底底面积聚,另一方面,使得桶底底面情况能够被看到,方便人们及时清理,防止细菌的滋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桶体与支撑杆的连接固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市捷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市捷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5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