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极耳的锂电池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5990.8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1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姚学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方小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极 耳区 极耳 锂电池极片 金属箔 本实用新型 电极活性 焊接部 空白区 双极耳 锂电池 粉料 涂覆 焊接 电极活性物质 有效降低电池 依次连接 活性区 散热性 引出部 预留的 产热 过热 匹配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耳的锂电池极片,包括金属箔,所述金属箔由焊接有第一极耳的第一极耳区、双面均未涂覆电极活性粉料的空白区和涂覆有电极活性粉料的活性区和焊接有第二极耳的第二极耳区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极耳包括与第一极耳区连接的焊接部和超出第一极耳区的引出部,所述焊接部与第一极耳区的形状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极耳与金属箔的接触面积,减少极耳承受的电流密度,有效降低电池产热,保护锂电池极片,并且预留的空白区由于没有电极活性物质的阻碍,散热性较好,从而达到防止锂电池过热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耳的锂电池极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极片上的空箔越小,电池的能量密度就越高,但是在大电流充放电时,会造成极耳附近的极片的极化变大,而且空箔小造成的电池发热量增大会对电池造成损伤,甚至会造成自燃自爆等危害性后果。
申请号为201620989755.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埋极耳式极片,通过减少空箔,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所提高,极片的有效面积增大,使得电池的厚度有所减薄,但是并没有很好地预防锂电池的过热现象。
而且单极耳由于电流密度过大而极化严重,更容易发生过热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极耳的锂电池极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极耳的锂电池极片,包括金属箔,所述金属箔由焊接有第一极耳的第一极耳区、双面均未涂覆电极活性粉料的空白区和涂覆有电极活性粉料的活性区和焊接有第二极耳的第二极耳区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极耳包括与第一极耳区连接的焊接部和超出第一极耳区的引出部,所述焊接部与第一极耳区的形状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极耳与第一极耳的结构相同,区别只在于第二极耳设在第二极耳区,第二极耳的焊接部与第二极耳区连接,第二极耳的引出部与第二极耳的焊接部连接。
其中,所述空白区与极耳区的面积比为5-6:1。
其中,所述活性区由若干个单面涂覆区和若干个双面涂覆区依次交替连接组成,所述单面涂覆区只有单面涂覆有电极活性粉料,所述双面涂覆区的双面均涂覆有电极活性粉料,所述单面涂覆区涂覆有电极活性粉料的一侧为外圈侧,未涂覆有电极活性粉料的一侧为内圈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单面涂覆区与空白区的面积比为4-6:1。
其中,所述引出部包括与焊接部连接的凹陷部和与凹陷部连接的外引出部,所述凹陷部的宽度均低于外引出部、焊接部的宽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和外引出部均为矩形,所述凹陷部为两端宽中间窄的凹面,所述凹面中间的宽度为焊接部宽度的1/10-1/8,两端的宽度分别与对应连接的焊接部和外引出部的宽度相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焊接部宽度的1%-5%。
所述空白区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为0.1-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增加极耳与金属箔的接触面积,减少极耳承受的电流密度,有效降低电池产热,保护锂电池极片;2、预留的空白区由于没有电极活性物质的阻碍,散热性较好,从而达到防止锂电池过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5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