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209.4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苗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液压制动系统,驾驶员控制踏板,与踏板相连的是真空助力器,它负责将驾驶员施予踏板的力放大并推动主泵活塞进行制动压力,最后制动分泵由活塞推动制动片夹紧制动盘,从而实现制动力。在传统燃油动力汽车中,制动系统可以从发动机处获得真空源从而让真空助力器为驾驶员提供辅助制动助力。电动车的动力系统不具备制造真空的能力,仍然使用真空助力器为驾驶员提供辅助制动力。
在现有的制动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是目前绝大多数厂商在新能源车中采用的制动方式,原有的真空助力器以及相关液压管路得到保留,管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子真空助力泵,当传感器监测到助力器真空度不足时,电子真空泵开始工作维持真空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真空助力器能够像原先一样为驾驶员提供辅助制动力。
不过,这样的电子真空助力泵的噪音较大,更重要的是,电子真空泵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寿命都不太适合做真空源供应部件。真空泵内的真空,刹车后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空度会下降,造成刹车力度小,制动距离长,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助力装置及其制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刹车力度小,制动距离长,安全隐患大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动助力装置,包括:
电控单元;
电机和传动装置,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获取助力信号,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制动执行机构连接,用于传递制动助力;
传感器,其与制动踏板连接,并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用于将从所述制动踏板处采集的信息传送给所述电控单元。
其中,所述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制动踏板的位移。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制动执行机构的主缸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主缸中的活塞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
其中,所述制动踏板上连接有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制动踏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动助力装置,省略了真空泵,也没有齿条位移传感器,通过电机作为制动助力源,通过传感器可采集制动踏板的制动信息,并输送电信号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制动信息生成助力信号,并将助力信号发送给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以助力制动执行机构进行刹车,不依赖真空源,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安全性,制动力度大,维持时间长,节约能源,安全可靠。在没有齿条位移传感器的情况下,通过电机位置精确计算出齿条位移,通过踏板位移标定齿条位移,使齿条位置跟随制动踏板的行程,实现顺滑制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动助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动助力装置的电控原理图。
图中:
1、电控单元;2、电机;3、传感器;4、制动踏板;5、输出轴;6、齿条;7、主缸;8、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制动助力装置,包括电控单元1、电机2、传动装置和传感器3。
电机2与电控单元1电连接,获取助力信号,传动装置的一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5连接,另一端与制动执行机构的主缸7连接。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输出轴5上的齿轮和与齿轮啮合的齿条6,齿条6与主缸7中的活塞8连接,用于传递制动助力。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为永磁同步电机。
传感器3与制动踏板4连接,并与电控单元1电连接,用于将从制动踏板4处采集的信息传送给电控单元1。传感器3为位移传感器,连接于制动踏板4上,用于采集制动踏板4的位移信息。
制动踏板4上连接有弹性复位机构,弹性复位机构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制动踏板4的底面连接。弹性复位机构可以为弹簧。制动完成后,脚离开制动踏板4,制动踏板4在弹性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刹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直流电机的汽车制动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