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浸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334.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程;李俊锋;陆荣刚;李强;张雨晨;王常忠;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8 | 分类号: | B65H49/38;B65H54/02;D06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2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浸胶装置。
背景技术
GB/T 3362-2005《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是国内普遍采用的碳纤维复丝拉伸的试验方法,该标准中附录B《碳纤维复丝手工浸胶法》里简单描述了碳纤维复丝浸胶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根或几根复丝的浸胶方式,具体为:1)剪取一根约500mm长的复丝,用手拿住两端浸入胶液中,根据复丝的粗细及上胶情况,使其在胶液中往返一次或数次,甚至浸泡几分钟,2)浸过胶的复丝,抖去多余的胶液,加一定的张力,固定在框架上,使复丝横向拉直绷紧在框架上,在室温下晾干,3)把固定着复丝的框架放在鼓风干燥内进行风化,4)按相应尺寸截取复丝;上述方法不适合企业大规模生产,当需要大批量检测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时,此种制备方式需要消耗检测人员大量的重复性操作手法和时间,不能及时的检测出产品性能,故而需要一种能够提升碳纤维复丝检测速度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大量缠绕,快速浸胶,从而达到快速大量检测碳纤维复丝的效果的碳纤维浸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浸胶装置,包括有碳纤维放丝架,及挂载于碳纤维放丝架上的碳纤维丝,及安装于碳纤维放丝架底部的第一滑轮,及位于碳纤维放丝架一侧的底架,及安装于底架顶部的缠绕框架,及安装于底架底部的第二滑轮,所述碳纤维丝的出丝端缠绕于缠绕框架上,所述底架的顶部设有固定轴座,所述缠绕框架的中心处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于固定轴座上,所述缠绕框架经由转轴与底架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缠绕框架为一长方体状的框架结构、其两侧由一十字形的支架进行连接,便于进行碳纤维丝的缠绕。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为一长方体状的框架结构、其中部由一横置的支杆进行连接,便于缠绕框架进行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放丝架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搭载杆、且在碳纤维放丝架上呈均匀分布,可放置多个碳纤维丝进行备用。
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丝设有一筒以上、分布挂载于搭载杆上,进行储备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丝呈卷筒状设置,便于挂载在搭载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搭载杆贯穿碳纤维丝的中心镂空处,形成可转动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皆为万向滑轮,可进行任意方向的移动。
操作说明:
将要检测的碳纤维先摆放在纱架上,纱架上可摆放的纤维一般为12轴,如果要检测的样品较多,可以多做几个纱架。纱架前方是碳纤维缠绕用的框架,框架中轴是空心管,空心管内穿一根白钢管固定在底架上,以便缠绕时可旋转缠绕用的框架。缠绕时按顺序取纤维缠绕在框架的四个面,缠绕两圈共8个子样,缠绕时需施加一定张力避免纤维在浸胶时变形。缠绕时可两人配合操作,待操作熟练后可一人独立完成缠绕。缠绕好所有的样品后,在配置好的胶液中浸胶,一共四个面。浸完后可以竖直摆放在烘箱内进行加热固化。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够快速、大量的缠绕碳纤维样品,并能干净快捷的浸胶,从而按标准完成样品的一次固化过程,达到快速检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浸胶装置的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浸胶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运输炉渣的锅炉
- 下一篇:一种高效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