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1227.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贾铌;柳洲;梁浩;马恒川;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装置 | ||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进风结构(13)和至少两个出风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为环状出风口;
风机(20),所述风机(2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
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启闭状态的出风调节机构(70),所述出风调节机构(70)与所述外壳(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
第一出风口(11),所述第一出风口(11)位于外壳(10)的前端,所述第一出风口(11)为所述环状出风口,所述外壳(10)的后端与所述外壳(10)的前端相对设置,所述进风结构(13)位于所述外壳(10)的后端,所述风机(20)的进气端朝向所述外壳(10)的后端;
第二出风口(12),所述第二出风口(12)位于所述外壳(10)的前端与所述外壳(10)的后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保护盖(80),所述保护盖(80)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12)内,且所述保护盖(80)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2)的周缘之间形成所述环状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2)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后端靠近所述外壳(10)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12)绕所述外壳(10)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
内壳(40);
导向套筒(30),所述导向套筒(30)和所述内壳(40)均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且所述内壳(4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套筒(30)内,所述导向套筒(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的外圈边缘连接,所述导向套筒(30)与所述内壳(4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环状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40)具有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朝向所述外壳(10)的前端,所述外壳(10)具有与所述开口结构连通的避让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调节机构(70)包括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口(11)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2)的通断状态的隔套,所述隔套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隔套的径向截面大小能够调节,当所述隔套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套筒(30)的第二端对齐时,所述隔套和所述导向套筒(30)切断所述第一出风口(11)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2)的连通状态;当所述隔套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套筒(30)的第二端错开并形成过风间隙(71)时,由所述风机(20)的出风口吹出的气体部分穿过所述过风间隙(71)后由所述第二出风口(12)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环形隔板(90),所述环形隔板(90)的内圈侧与所述风机(20)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环形隔板(90)的外圈侧与所述外壳(10)的内壁连接,所述环形隔板(90)将所述外壳(10)的内腔分隔为进气腔(15)和出气腔(16),所述进气腔(15)和所述出气腔(16)仅通过所述风机(20)连通,所述隔套、所述导向套筒(30)和所述内壳(40)位于所述出气腔(16),且所述隔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环形隔板(90)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调节机构(70)包括:
可移动的止挡板,所述止挡板遮挡或避让所述出风口;和/或
百叶窗式格栅,所述百叶窗式格栅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当所述百叶窗式格栅的叶片打开时,所述出风口开启,当所述百叶窗式格栅关闭时,所述出风口闭合;和/或
可移动地止挡筒,当所述止挡筒嵌入所述环状出风口处时将所述环状出风口封堵,当所述止挡筒移开后所述环状出风口打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为蛋形结构或球形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13)为格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12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