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检测器的防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1533.X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之阳(北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7/12 | 分类号: | G01T7/12;G01T1/20;G01T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检测器 防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检测器的防爆结构,用于含有爆炸性气体的管道和密封容器等环境中的放射性检测的检测器的防爆。
背景技术
核电厂、燃煤电力厂、化工厂、钢厂等排放的废气含有放射性物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辐射防护规定,废气、废液排放前均需进行在线连续放射性检测;为了提高检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一般需要将检测器放入管道或容器中,但有些管道或容器中的气体含有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因此检测器必须做防爆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核电厂、燃煤电力厂、化工厂、钢厂等排放废气放射性检测,特别是含有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的放射性检测,提供一种检测器的防爆结构。
由于含氢等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或容器内属于爆炸性环境0区,因此按国家标准要求安装于管道或容器内的检测器防爆等级需是本安型,但由于检测器中的光电倍增管需使用高压电源,无法满足国家标准《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的要求,为了使安装于在含氢等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或容器的检测器可以满足防爆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放射性检测器包括检测器外壳和闪烁体组件。
所述检测器外壳为圆筒结构,圆筒内安装光电倍增管及其电路部分,圆筒底部为阻燃光导玻璃,光导玻璃上面与光电倍增管管耦合连接,光导玻璃下面外露,可与闪烁体组件耦合,圆筒顶部开孔,使光电倍增管及信号处理电路所需线缆从圆筒的顶部引出,整个外壳为隔爆外壳;
所述闪烁体单元由用于放射性检测的闪烁体和中间开孔的金属部件胶粘组成,该组件金属部件设有法兰或其它结构,用于将闪烁体组件安装到管道或密封容器上,闪烁体固定于金属部件孔间,闪烁体下面作为放射性检测的探测面,上面可与检测器外壳底部的光导玻璃耦合;
所述闪烁体组件作为防爆隔板安装于管道或容器壁,保证管道或容器安装口处于密封;
所述含光电倍增管等部件的检测器外壳的光导玻璃和闪烁体组件耦合连接组成放射性检测器;
检测器外壳为隔爆外壳,闪烁体组件作为隔板安装于管道或容器壁,将管道内或容器内的爆炸性气体与外界隔开,使管道外或容器外成为爆炸性环境的较低危险场所;满足隔爆要求的检测器外壳安装于较低危险场所,可满足防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实例中检测器结构及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中的一种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针对核电厂、燃煤电力厂、化工厂、钢厂等排放废气放射性检测,特别是含有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的放射性检测,提供一种检测器的防爆结构。
由于含氢等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或容器内属于爆炸性环境0区,因此按国家防爆标准要求安装于0区的管道或容器内的检测器防爆等级需是防爆本安型,但由于检测器中的光电倍增管需使用高压电源,无法满足国家标准《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的要求,为了使安装于在含氢等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或容器的检测器可以满足防爆要求,检测器设计为由内装光电倍增管及电路的检测器外壳和闪烁体组件组成;检测器外壳为隔爆外壳,闪烁体组件作为防爆隔板安装于管道或容器壁,将管道内或容器内的爆炸性气体与外界隔开,使管道外或容器外成为爆炸性环境的较低危险场所;满足隔爆要求的检测器外壳安装于较低危险场所,可满足防爆要求。
具体实施过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放射性检测器包括检测器外壳(4)和闪烁体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之阳(北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日之阳(北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1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