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色母粒原料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1692.X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蔡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志和色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53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母粒 原料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母粒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色母粒原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色母粒广泛应用于大部分热性树脂注塑、抽粒、 压板、吹膜、线材、管材等生产加工中。色母粒由炭黑、载体和助剂等化工原料组成,以上原料需要经过充分搅拌混合,才能够进入蜜炼环节。现有技术中的色母粒原料搅拌装置基本采用单轴搅拌,即单个搅拌杆转动以带动搅拌件转动来对色母粒原料进行搅拌。该搅拌过程中,色母粒原料的流动较为规则,使得原料中的各种成分未能够充分混合,使得色母粒原料的混合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母粒原料搅拌装置,其能够提高色母粒原料的混合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母粒原料搅拌装置,包括基座和中心轴线沿水平设置的料桶,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料桶的圆柱面的中部设有两个外铰接柱,两个所述外铰接柱关于所述料桶的中心轴线对称且水平设置,所述侧板通过所述外铰接柱与所述料桶铰接,所述料桶的两端的底部均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料桶的头端的内壁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行星齿轮组,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固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齿圈、与所述内齿圈同轴设置的主动太阳轮以及分别与所述内齿圈及主动太阳轮啮合的从动行星轮,所述料桶的头端的外壁设有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固接于所述主动太阳轮,所述从动行星轮的内端面固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头端及尾端均套设有联接件,所述料桶内腔的尾端具有水平设置的内铰接柱,位于所述搅拌杆的尾端的联接件通过所述内铰接柱与所述料桶铰接,所述搅拌杆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用于搅拌原料的搅拌件,所述料桶的底部设有能够开合的卸料门,料桶的顶部设有能够开合的进料门。
具体地,所述料桶的内侧壁具有沿所述料桶周向设置的波形面。
具体地,所述搅拌件具有三片沿所述搅拌杆的周向分布的搅拌叶。
具体地,所述联接件呈长条状,其表面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一个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过盈地套设于所述搅拌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料桶顶部的进料门投入各种生产色母所需的原料,继而,闭合进料门,并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太阳轮转动,而内齿圈固定,使得两个从动行星轮绕主动太阳轮公转,同时,两个从动行星轮分别自转。各从动行星轮均固接有一个搅拌杆,因而从动行星轮带动搅拌杆转动。由于两个搅拌杆在绕主动太阳轮公转,并且自转,固接于搅拌杆上的搅拌件能够带动料桶内的原料不规则地流动,从而能够使料桶内的原料更充分地混合,从而提高色母粒原料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色母粒原料搅拌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料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A-A截面的剖切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联接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搅拌件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 料桶、 11. 外铰接柱、 12. 容纳腔、 13. 内铰接柱、
21. 侧板、22. 底板、 3. 弹簧、41. 内齿圈、
42. 主动太阳轮、431. 从动行星轮、432. 搅拌杆、5. 驱动电机、
6. 变速箱、 7. 联接件、8.搅拌件、 81. 搅拌叶、
9. 滚珠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志和色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志和色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1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