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物联逆流再生软化净化单罐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147.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8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萨奇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J20/34;B01J20/20;B01J49/60;B01J49/75;C02F101/20;C02F101/12;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3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逆流 再生 软化 净化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尤其是公开了一种智能物联逆流再生软化净化单罐一体机。
背景技术
中央净水机和中央软水机通常用于改善家庭饮水和生活相关用水的水质。中央净水机采用活性炭等颗粒滤料来净化水质,从而去除水中的某些杂质和污染物质,如悬浮物、重金属、余氯、消毒副产物等;达到净化水质提高饮用水品质的目的。中央软水机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以降低水质硬度。原理是树脂中的钠离子置换成钙镁离子,这样达到减少水中的钙镁离子,而对水质进行软化处理;降低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而起到软化水质的目的。 通常,使用者需要对水质同时进行净化和软化,但常用的净水机和软水机为两套独立的设备。同时安装两台独立的设备,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和复杂的管路连接。此外,还存在以下缺陷:中央净水、中央软水两套罐体必然在使用中两套罐体内存水量较大,长期滞留罐体中的水,水质的新鲜度会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对净化腔与软化腔进行同时清洗,防止净水腔内滋生微生物细菌而影响净水水质的软化净化单罐一体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控制阀头和罐体;所述罐体内腔中部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将罐体内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净化腔其内填充活性炭,下层为软化腔其内填充树脂;所述罐体内腔沿轴线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下端连接有布水器并延伸到软化腔内,所述中心管上端延伸到罐体外并与控制阀头连接。
使用时在供水模式下,自来水经过控制阀头进入罐体内腔,先经过净化腔,净化腔内活性炭对水体中的悬浮物、重金属、余氯、消毒副产物等进行有效的净化;水体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过进入软化腔,软化腔内树脂通过离子交换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以降低水质硬度,水体经过树脂层后,经过布水器进入中心管,由中心管经阀头出水口排出,达到改善家庭饮水和生活相关用水的水质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头逆流再生阀头;
进一步的,还包括盐箱,所述盐箱与控制阀头的进盐口连通。
在软化腔内的树脂到达饱和状态时,控制阀头切换为逆流吸盐模式,此时盐水通后阀头的吸盐口进入罐体内的中心管,通过布水器流入罐体的底部,此时盐水与树脂接触,进行树脂激活转化,盐水漫过树脂与活性炭接触,此时盐水对活性炭上滋生的微生物细菌进行杀菌灭菌,盐水经过活性炭层由排污口排进下水道。
盐水与树脂和活性炭充分接触后,控制阀头关闭吸盐模式并开启反冲模式,此时水体通过阀头进入罐体内的中心管,通过布水器流入罐体的底部,此时水对树脂进行冲洗,水漫过树脂对活性炭进行冲洗,水经过活性炭层由排污口排进下水道;冲洗干净后阀头再从反冲洗模式切换为供水模式,为使用者继续提供优质的饮水和生活相关用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净化罐和软化罐相互独立的思路,创造性的采用在同一个罐体中设置净化腔与软化腔,通过此技术特征设置,可以同时对净化腔与软化腔进行同时清洗,防止净水腔内滋生微生物细菌而影响净水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物联逆流再生软化净化单罐一体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供水模式下水流方向;
图3是逆流吸盐再生灭菌水流方向;
图4是反冲洗过程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一种智能物联逆流再生软化净化单罐一体机,包括控制阀头1(其内设置控制电路板)和罐体2;罐体2内腔中部设置有格栅板5,格栅板5将罐体2内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净化腔4其内填充活性炭,下层为软化腔6其内填充树脂;罐体2内腔沿轴线设置有中心管3,中心管3下端连接有布水器7并延伸到软化腔6内,中心管3上端延伸到罐体2外并与控制阀头1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还包括盐箱8,盐箱8与控制阀头1的进盐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萨奇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萨奇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铜电镀废水环保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