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式医用肛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436.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松;童卫东;李光焰;王李;郭雄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内层管壁 医用肛管 双层管 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 外层管壁 充气口 充气式 大孔径 医疗器械领域 充气阀门 充气管道 充气气囊 大便堵塞 可控阀门 引流管道 传统的 肛管 充气 进口 堵塞 隔离 出口 | ||
本专利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充气式医用肛管,包括大孔径引流管和与引流管相连接的引流袋,引流管靠近前端设有充气气囊,引流管为双层管,双层管的外层管壁与内层管壁之间形成充气管道,双层管的内层管壁之间为引流管道;引流管上设有两个进口,进口包括连接内层管壁的用药口和连接外层管壁的充气口,用药口位于充气口内且相互隔离开;充气口连接有充气阀门;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连接处设置有堵塞卡,引流袋的出口设有可控阀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的肛管的接头由于是细小状容易出现大便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孔径的医用肛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充气式医用肛管。
背景技术
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手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困素。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约为1.3%-23%,大多数认为在10%左右,死亡率约为1/3。其常在手术后4-9天内发生,个别病人在10天左右。术后预置肛管经肛门引流逐渐被验证具有预防吻合口瘘的效果。大多数文献认为,预置肛管简单安全,能够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现有的肛管多采用和引流袋配合使用,引流袋连接在肛管的出口端,在使用时,将引流管的前端放置到患者的体内,患者内体的排泄物则通过引流管流至引流袋收集后排出。现有的的肛管在使用的时候,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会将肛管的前端设计成细小状,孔内直径小号肛管为0 .4cm ,大号肛管孔内直径达0 .6cm。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肛管接头细,容易出现大便堵塞肛管的现象;同时,由于传统的肛管侧孔少,导致引流效果不佳;且在术中,特别是腹腔镜下,由于肛管的细小以及机械的限制,难以观察到肛管被安置的精确位置,这导致引流效果不佳、不能有效支撑吻合口等情况,甚至起到与引流相反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的肛管的接头由于是细小状容易出现大便堵塞、引流效果不佳和难以放置肛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医用肛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充气式医用肛管,包括引流管和与所述引流管相连接的引流袋,引流管为大孔径引流管;引流管靠近前端设有充气气囊,引流管为双层管,双层管的外层管壁与内层管壁之间形成充气管道,双层管的内层管壁之间为引流管道;引流管上设有两个进口,两个进口分别为连接外层管壁的充气口及连通外层管壁和内层管壁的用药口。
说明:本方案中,引流管放入体内的一端为引流管的前端,引流袋和引流袋连接的一端为后端。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引流管放入肛门后,通过引流管上的充气口向充气气囊充气;外层管壁膨胀后贴近创面,避免了创面受到其他物质(如体内的排泄物)的感染;同时充气气囊膨胀,将引流管支撑固定在肛门内;体内的排泄物经由引流管的前端沿着引流管进入到引流袋中;用药时,闭合引流管的后端,可以采用夹子夹住引流管的后端,或用手捏住引流管,通过用药口将药注入到引流管中后经过引流管的前端流入到肛门中被吸收;清理时,打开引流管后端,肛管内的排泄物排出,同时还可以通过用药口加水对引流管进行水洗冲洗。
通过大孔径的引流管进行引流,防止了出现堵塞的现象;将引流管设置为双层管,利用充气口充气实现充气膨胀固定,减少了在安装肛管时的不适感。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大孔径引流管,不易出现堵塞现象;2.利用膨胀的充气气囊实现引流管的固定,保证了肛管在体内能更稳定的放置;同时利用充气气囊的柔性,较小了肛管在体内的不适感;3.设置两个进口,可实现给药、引流、清洗等功能,集多功能一体,使用更简易。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引流管的外层管壁与引流袋一体成型。有益效果:将引流袋和引流袋设置一体成型,保证了引流袋与引流管不会脱离,从而保证了排泄物不会泄露。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引流管的用药口位于充气口内,用药口的外壁和引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充气口。有益效果:将用药口和充气口设置在一起,简化了肛管的制作工序,从而减小了肛管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