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闸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3189.8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8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信涛;徐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信涛 |
主分类号: | E02B7/26 | 分类号: | E02B7/26;E02B7/30;E02B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闸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闸板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闸板。
背景技术
随着水利投资的重点逐步转向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为着重解决农田水利机农村饮水安全等问题,兴起了一批大中小型灌溉排水泵站,在这类水利工程中,需要使用水利工程用闸板,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水利工程用闸板。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水利工程用闸板,闸板整体的结构强度低,导致在使用时闸板容易发生由中间向两侧折断破裂的情况,且闸板在升降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机械磨损,影响了闸板整体的使用寿命,难以满足水利工程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闸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闸板,包括闸板基体和位于闸板基体背部两侧的支撑架,所述闸板基体正面的背水面上开设有的槽口内分别连接有相互垂直交错的加强杆和增固杆,所述加强杆与增固杆之间斜向连接有斜杆,所述闸板基体的背部迎水面上间隔连接有相互垂直交错的拉持杆和连杆,闸板基体与支撑架架体正面的第一滑道滑动连接,闸板基体的两侧均间隔连接有位于第一滑道内的移动轮,闸板基体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道。
所述支撑架正面的一侧间隔连接有位于闸板基体正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背部的一侧通过紧固螺栓与支撑架架体固定相连,限位块正面的中部开设有的通孔孔壁内连接有的定位轮背部滚动连接于第二滑道内。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斜杆和增固杆相互组合的整体主视外形呈“米”形结构,且加强杆、斜杆和增固杆的杆体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漆。
优选的,所述闸板基体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耳,凸耳内活动连接有螺柱,且螺柱的外表面位于凸耳一侧位置活动套接有调节螺母。
优选的,所述拉持杆与连杆相互组合的整体截面外形为网格“井”状结构,且拉持杆的截面外形呈拱状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与定位轮的轮辐表面均环形分布有加强筋,且移动轮的表面与第一滑道相接触位置及定位轮的表面与第二滑道相接触位置均涂覆有耐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杆、斜杆和增固杆,能够在该闸板背水面上形成“米”形的支撑加固网,利用相互牢固结合的加强杆、斜杆和增固杆,大幅度增强该闸板背水面的结构强度,提高该闸板背水面的结构牢固性和稳定性,并在拉持杆和连杆的配合下,能够在该闸板迎水面上形成“井”形的支撑加固网,迅速分散弱化该闸板迎水面所受到的水流冲击,大幅度提高了该闸板迎水面的抗压抗水流磨损性能,增强了该闸板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该闸板在长期使用时始终处于平衡稳固的状态,极大地降低了该闸板在使用时发生由中间向两侧折断破裂情况的机率,且通过移动轮和定位轮的运用,能够弱化闸板基体在支撑架上进行升降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迅速降低闸板基体在升降过程中所产生的机械磨损,从而延长了闸板基体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该闸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闸板基体、2凸耳、3加强杆、4斜杆、5增固杆、6拉持杆、7连杆、8移动轮、9支撑架、91第一滑道、10第二滑道、11限位块、12紧固螺栓、13通孔、14定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信涛,未经朱信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3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