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中隔墙顶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3683.4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7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奎;王书峰;夏佳临;郗厚磊;祝小刚;陈德州;王清标;张军杰;孔庆礼;张军贤;许垒;唐玲玉;吕荣山;孔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张军杰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隔墙 顶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顶部固定装置,特别适用于隧道中隔墙的固定加固工程中。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水利水电、市政道路等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我国的特殊地形,在市政道路修建过程中,常常需要开挖隧道来满足线路的选择与设计。在隧道建设工程中,为了保障施工及后期运营的安全,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隧道中隔墙已逐渐成为设计、施工单位常用的解决方案。
隧道中隔墙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和特征,其不稳定性日益明显,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加强中隔墙的稳定性及后期运用的安全性成为众多隧道设计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隔墙的稳定性及后期运用的安全性,加强固定装置的牢固性,提中隔墙固定施工效率,而公开一种隧道中隔墙顶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中隔墙顶部固定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隧道中隔墙顶部固定装置,由橡胶垫片、钢板、连接板、横撑、斜撑五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顶部固定装置在连接板上焊接有两个斜撑,提高了两个斜撑的自稳能力,两个斜撑中间焊接有横撑,一方面提高了两个斜撑的稳定性,其次还提高了斜撑的抗倾覆及抗屈服强度,斜撑底端焊接有钢板,一方面提高了两个斜撑的稳定性,其次方便固定斜撑,橡胶垫片分布于钢板及连接板外侧,减小固定装置与隧道中隔墙及拱顶的间隙,提高固定装置加固作用。
作为改进:钢板上开有五个螺栓孔,孔径大小处于20~30mm之间。
作为改进:横撑长度处于100~200mm之间,宽度处于50~60mm之间,厚度处于10~20mm之间,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可灵活调节横撑的长度、宽度及厚度,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作为改进:斜撑斜角处于40°~50°之间,根据现场具体的工程概况选择合理的斜撑角度,在提高斜撑运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作为改进:橡胶垫片厚度处于30-50m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结构设计上,结构简单易生产,整体上呈三角形,其自稳能力强,同时橡胶垫片的应用也提高了固定装置与隧道既有结构之间的连接,接触连接稳定性强;在作用机理方面:通过主动加密连接,提高了加固装置的稳定性;在生产造价方面:可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灵活采用不同型号的固定装置,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多段施工周期,而且可以节省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 固定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2 固定装置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橡胶垫片,(2)钢板,(3)连接板,(4)横撑,(5)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隧道中隔墙顶部固定装置,在连接板3上焊接有两个斜撑5,提高了两个斜撑5的自稳能力,两个斜撑5中间焊接有横撑4,一方面提高了两个斜撑5的稳定性,其次还提高了斜撑5的抗倾覆及抗屈服强度,斜撑5底端焊接有钢板2,一方面提高了两个斜撑5的稳定性,其次方便固定斜撑5,橡胶垫片1分布于钢板2及连接板3外侧,减小固定装置与隧道中隔墙及拱顶的间隙,提高固定装置加固作用。
作为改进:钢板2上开有五个螺栓孔,孔径大小处于20~30mm之间。
作为改进:横撑4长度处于100~200mm之间,宽度处于50~60mm之间,厚度处于10~20mm之间,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可灵活调节横撑4的长度、宽度及厚度,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作为改进:斜撑5斜角处于40°~50°之间,根据现场具体的工程概况选择合理的斜撑4角度,在提高斜撑4运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作为改进:橡胶垫片1厚度处于30-50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张军杰,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张军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3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