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丝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3862.8 | 申请日: | 201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2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郑舒杰;陈连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连娣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绕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扁丝的卷绕机。
背景技术
自从1965年美国人Osbert发明了塑料扁丝编织筒袋开始,便诞生了扁丝卷绕机。扁丝卷绕机主要由卷绕机构和导丝机构构成,卷绕机构由卷绕电机与卷绕轴固定连接,卷绕轴外套接芯筒,芯筒相对于卷绕轴周向固定、轴向可移动,卷绕电机可以驱动芯筒旋转;导丝机构由导丝电机、偏心轮、导丝架、导丝轴、导向轴构成,导丝架与导丝轴固定连接,导丝架与导向轴活动连接,偏心轮固定套接在导丝电机的电机轴上,导丝架的两根导丝杆分列在偏心轮的两侧,并与偏心轮相抵接,导丝电机驱动偏心轮旋转,偏心轮的旋转驱动导丝架沿导向轴左右来回移动,导丝架带动导丝轴左右移动,固定连接在导丝轴两端的引丝体带动扁丝在芯轴上左右来回移动,这样扁丝就可以整齐地卷绕在芯轴上。
由于扁丝卷绕机处于多尘环境,其导丝机构中的导丝架与导向轴之间的活动连接一直以来存在容易磨损、噪音大、能耗高的问题。第一代扁丝卷绕机的导向轴上间隙地套接轴套,轴套与导丝架固定连接,通过轴套在导向轴上的来回滑动来实现导丝架的移动,并使用黄油润滑,黄油粘性较强,很容易将沾染粉尘并将粉尘带入轴套,使其较快磨损,由于数量众多的导丝架位于机架内,更换导丝轴或轴套十分麻烦,作业强度较大,且使用成本也较高。为解决此问题,第二代扁丝卷绕机将轴套用直线轴承代替,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采用黄油润滑,减少了摩擦阻力和磨损,节约能耗,但由于直线轴承在相对于导向轴作轴向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将粉尘带入直线轴承内,使得直线轴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粉尘的增多,润滑环境的恶化,直线轴承与导向轴之间的摩擦、磨损、能耗再次增高。为解决润滑环境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恶化的问题,第三代扁丝卷绕机采用液体润滑油润滑,如附图1所示,在每个直线轴承的中部上表面开设进油孔,在导丝架上端的左右两个直线轴承进油孔之间的上侧架设加油槽,在该直线轴承的下侧设有集油装置,机架顶部在加油槽的上侧设置油杯,在导丝架下端的左右两个直线轴承加油孔的上侧设有接油装置,这样,加油杯中的液体润滑油可以源源不断地滴进加油槽,加油槽将液体润滑油轮流引入导丝架上端的直线轴承中,液体润滑油再从上端直线轴承中溢出进入集油装置,集油装置引导液体润滑油从下部中间滴出,位于集油装置正下方的接油装置引导液体润滑油进入导丝架下端的直线轴承中,直线轴承在源源不断的液体润滑油的冲洗下将进入直线轴承的粉尘带出,最后受到粉尘污染的液体润滑油汇聚在机架底部的集油槽中,这样,第三代扁丝卷绕机虽然解决了直线轴承的润滑恶化问题,但受到污染的液体润滑油源源不断地流出又给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新问题,自从第三代扁丝卷绕机问世以来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扁丝卷绕机,利用无需液体润滑油润滑的机构来代替原有机构,从而解决了液体润滑油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扁丝卷绕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卷绕机构、导丝机构,导丝机构包括导丝轴、驱动单元、导向轴,导丝轴上连接有导丝架,导丝架与驱动单元之间设有可使导丝轴轴向往复移动的动力转换机构,所述导丝架滚动夹持在导向轴上。由于导丝架是滚动夹持在导向轴上,导丝架与导向轴之间没有相对滑动,所以导丝架与导向轴之间无需润滑,导丝架与导向轴均处干燥状态,不会附着粉尘,滚动连接阻力小、噪音低、能耗少,磨损也少,可以延长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导丝架上固定连接有导轮轴,导轮轴上套接有滚轮,导轮轴与滚轮之间设有轴承,滚轮夹持在导向轴上。由于滚轮与导轮轴之间通过轴承滚动连接,滚动连接阻力小、噪音低、能耗少,磨损也少,可以延长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的外周面呈与导向轴相配的凹形面。这样有利于导丝架通过滚轮获得导向轴的稳定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的轴向长度大于轴承的轴向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连娣,未经陈连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3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 下一篇:半自动盘卷机夹持器及其半自动盘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