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风筒散热过滤式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4134.9 | 申请日: | 201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0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迪瓦特节能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8;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风筒 散热 过滤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风筒散热过滤式风机。
背景技术
轴流式风机,用途非常广泛,就是与风叶的轴同方向的气流,如电风扇,空调外机风扇就是轴流方式运行风机,之所以称为“轴流式”,是因为气体平行于风机轴流动,轴流式风机通常用在流量要求较高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目前很多大型风机应用于煤场或钢铁厂,用于对生产厂区内进行排风排污,而众所周知,煤场或钢铁厂的生产厂区往往伴随着恶劣的环境,如高温、高湿、杂物多等,长时间会对风机造成很大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进风筒散热过滤式风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风筒散热过滤式风机,包括进风筒,所述进风筒包括筒体及设于所述筒体外的保护罩体,所述筒体通过散热杆连接于所述保护罩体上,所述散热杆包括主杆和固连于所述主杆上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筒体与所述保护罩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筒体与所述保护罩体之间形成一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上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进风筒散热过滤式风机,结构简单,在进风筒设置散热装置,使得进风温度低,散热效果明显,可适用于长时间使用风机的环境,风机内部拥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且无需维护修理、无需损耗电源,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包括半圆体的筒体罩以及设于所述筒体罩上的散热片。通过在筒体上设置散热片能加大散热体的面积,有效降低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包括环设于所述筒体罩上的第一散热片和线性设于所述筒体罩上的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交叉设置。降低温度明显,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进风筒散热过滤式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进风筒散热过滤式风机,包括进风筒1,进风筒1包括筒体11及设于筒体11外的保护罩体12,保护罩体12的作用在于保护内部的筒体11以及与筒体11之间形成一个过风通道,方便进风;筒体11通过散热杆13连接于保护罩体12上散热杆13的数量为若干,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散热杆13,散热杆13包括主杆131和通过焊接方式固连于主杆131上的若干散热鳍片132,散热鳍片132扩大散热面积,使得散热效果更好,筒体11与保护罩体12同轴设置,在筒体11与保护罩体12之间形成一过风通道,过风通道上通过螺栓或焊接方式安装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的作用在于去除进风中的杂物,从而避免杂物进入风机内部,对叶片或电机造成损坏。
筒体11包括半圆体的筒体罩111以及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于筒体罩111上的散热片112,散热片112包括环设于筒体罩111上的第一散热片1121和线性设于筒体罩111上的第二散热片1122,第一散热片1121和第二散热片1122交叉设置,以半圆体的筒体罩111的圆心为基准,筒体罩111的中心对称线穿过圆心,中心线穿过的筒体罩111表面的点为原点,第一散热片1121以原点为基准点,在筒体罩111上形成有多个环状体,同理,第二散热片1122也以原点为基准发散性的形成有多个线性体,通过上述设计能使得降低温度明显,效果好,通过在筒体11上设置散热片112能加大散热体的面积,有效降低温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进风筒散热过滤式风机,结构简单,在进风筒设置散热装置,使得进风温度低,散热效果明显,可适用于长时间使用风机的环境,风机内部拥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且无需维护修理、无需损耗电源,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迪瓦特节能风机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迪瓦特节能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4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