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谷电能蓄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4628.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荒;孙新利;潘宏大;李星;张宇航;王东;张洪彬;李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3/00;F28D20/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21116 | 代理人: | 于丽丽 |
地址: | 11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电能 蓄能 设备 | ||
1.一种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热单元、热交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热交换单元与蓄热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用户端进行热量置换,其中蓄热单元包括蓄热体、加热单元组以及绝热层,加热单元组布设于蓄热体中,将谷电转换成热能,并将热能存储于蓄热体中,绝热层布设于蓄热体的外围;热交换单元包括风机、换热器、风道和风室,其将蓄热体中的热能通过热交换方式输出至用户端;控制单元包括动力柜、控制柜、PLC控制器及触摸屏,对蓄热单元和热交换单元中的电控设备进行智能控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热体由固体氧化镁砖砌筑成,固体氧化镁整体为长方体,长方体的下底面沿一轴向及四个侧面的竖向各设有一个凹槽即为通风孔,在与下底面平行的上底面上,在垂直于下底面通风孔的方向上,设有两个凹槽为加热元件的通过方向,构成四维孔型的强化传热结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层由外向内为两层,第一层采用纳米绝热材料层,第二层为空气绝热层。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单元中的风机将蓄热池中的热风经过回风风道抽入换热器,经过换热器换热降温后,通过风道以及风室进入风机入口,风机加压后,通过出风风道再次进入蓄热池;风室即为蓄热池的换热空间。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设于风机入口及蓄热体中。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单元组采用加热丝,采用星型接法,并与蓄热池吹风方向形成垂直交叉结构即星型交叉加热结构。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撑结构及保护外壳,支撑结构由底部风机、换热器安装平台即一层平台以及上部蓄热池支撑平台即二层平台组成;保护外壳为安全而设置的防护罩。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谷电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器为气-水、气-气、气-油换热方式对负载循环热媒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46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游使用的炉头挡风板
- 下一篇:节能环保负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