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红外感应识别的智能电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5145.9 | 申请日: | 201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顾盛男;杨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驰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10;F24D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 感应 识别 智能 电暖器 | ||
1.一种具有红外感应识别的智能电暖器,包括底座(1)、温控室(2)和电暖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在温控室(2)的下端面,温控室(2)的底面与底座(1)固定连接,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电源线(11),电源线(11)的一端伸入温控室(2),所述温控室(2)由红外接收器(21)、温度控制器(22)、电源稳压器(23)共同组成,温控室(2)中的红外接收器(21)与电源线(11)线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21)的输出端连接有传输导线(24),红外接收器(21)通过传输导线(24)连接有温度控制器(22)的输入端,所述温度控制器(22)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源稳压器(23),温度控制器(22)与电源稳压器(23)通过传输导线(24)相互连接,电源稳压器(23)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暖室(3),所述电暖室(3)包括卤素红外发热管(31),保护罩(32)和通风孔(33),电暖室(3)内部设置为空腔结构,电暖室(3)的内腔设置有多根型号一致的卤素红外发热管(31),所述卤素红外发热管(31)平行设置在电暖室(3)的内表面,且卤素红外发热管(31)的两端与电暖室(3)固定嵌合,所述卤素红外发热管(31)的前端面设置有保护罩(32),保护罩(32)的四周通过螺丝与电暖室(3)固定安装,保护罩(32)设置在卤素红外发热管(31)的正前方且不与卤素红外发热管(31)产生接触,所述卤素红外发热管(31)的上方设置有通风孔(33),通风孔(33)间隔设置在电暖室(3)上端面,所述卤素红外发热管(31)的灯头处设置有红外传感器(34),红外传感器(34)与红外接收器(2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感应识别的智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2)和通风孔(33)的端面处均呈现均匀密布的网状结构,保护罩(32)采用铁丝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感应识别的智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红外发热管(31)管内充满卤素气体和惰性气体,卤素红外发热管(31)消耗功率为600至800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感应识别的智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导线(24)分别与温度控制器(22)、电源稳压器(2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焊接连接,红外接收器(21)、温度控制器(22)与电源稳压器(23)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感应识别的智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34)采用热能红外检测传感器,红外传感器(34)检测范围为1米至1.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驰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驰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51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浴霸
- 下一篇:一种安全的自增压式暖气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