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现场制氢的燃料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5376.X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4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才;林维康;余卓平;魏学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6 | 分类号: | H01M8/06;H01M8/0429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现场 燃料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现场制氢的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反应装置,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低,电流密度大,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而且反应生成物只有水,不存在腐蚀性。因此,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车辆交通和备用电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储氢方法大致可以分两类,即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中典型的有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碳材料吸附储氢等方法;化学法中主要有液态有机氢化物储氢技术和甲醇重整技术等方法。
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和甲醇重置技术能够实现常温常压下的安全储存,通过现场制氢技术,能将氢气在一定工作条件下进行释放,安全可控。但是无论是液态有机储氢技术还是甲醇重置技术,由于其化学特性,脱氢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液态有机储氢需要温度为120℃~250℃,甲醇重整需要250℃~300℃,当现场制氢装置停止运行后,反应釜的温度还会维持一段时间,期间还能产生一部分氢气,目前大部分都没有直接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氢气的综合利用率的基于现场制氢的燃料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现场制氢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现场制氢装置、氢气缓冲罐、燃料电池、氢压传感器和控制器,现场制氢装置、氢气缓冲罐和燃料电池依次连接,所述的氢压传感器与氢气缓冲罐连接,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氢压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现场制氢装置的加热管开关和燃料电池连接。
所述的现场制氢装置包括反应釜、加热管、储液箱和抽液泵,所述的抽液泵分别与储液箱和反应釜连接,所述的加热管与反应釜连接,所述的反应釜内生成的氢气通过管道接入氢气缓冲罐,所述的氢气缓冲罐通过管道经过电磁阀连接到燃料电池。
所述的氢压传感器设置在氢气缓冲罐的顶部,为了形成冗余,设置两个。
所述的氢气缓冲罐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泄压阀。
所述的控制器连有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器根据氢气缓冲罐内压力控制燃料电池和现场制氢装置的启停,使燃料电池工作时长与氢气缓冲罐内工作压力的持续时长保持一致,避免浪费能源,提高氢气的综合利用率。
(2)氢压传感器设置在氢气缓冲罐的顶部,由于氢气易于聚集在顶部,因此设置在顶部的检测值最接近真实值。
(3)包含泄压阀,在过压时泄放压力,保证系统安全性。
(4)显示屏可依据需求定制显示内容,方便调试人员调试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现场制氢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现场制氢装置1、氢气缓冲罐2、燃料电池3、氢压传感器4和控制器5,现场制氢装置1、氢气缓冲罐2和燃料电池3依次连接,氢压传感器4与氢气缓冲罐2连接,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氢压传感器4连接,控制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现场制氢装置1的加热管开关和燃料电池3连接。
现场制氢装置1包括反应釜、加热管、储液箱和抽液泵,抽液泵分别与储液箱和反应釜连接,加热管与反应釜连接,反应釜内生成的氢气通过管道接入氢气缓冲罐2,氢气缓冲罐2通过管道经过电磁阀连接到燃料电池3。
氢压传感器4设置在氢气缓冲罐2的顶部,为了冗余可以设置两个。
氢气缓冲罐2上设有与控制器5连接的泄压阀。
控制器5连有显示屏。
本实施例现场制氢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
S1,现场制氢装置1启动,产生氢气传输至氢气缓冲罐2,同时氢压传感器4实时监测氢气缓冲罐2内的压力;
S2,氢压传感器4检测到氢气缓冲罐2内的压力达到工作压力后,控制器5使燃料电池3开始工作,并调节燃料电池3的输出能量,使氢气缓冲罐2内的压力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5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悬浮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高速动车用外置可调的减振器阻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