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液流管线及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6031.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之春;王晓功;过跃;王冬旭;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朗阁德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24;H01M8/04029;H01M8/04694;H01M8/0474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71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钒液流储能 电站 流管 存储系统 | ||
1.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液流管线及存储系统,包括多个全钒液流电池电堆(5)、负极电解液循环管路、正极电解液循环管路、正极电解液旁通管路和负极电解液旁通管路,其特征是:多个全钒液流电池电堆(5)的负极室和负极电解液旁通管路并联连接在负极电解液循环管路中,多个全钒液流电池电堆(5)的正极室和正极电解液旁通管路并联连接在正极电解液循环管路中;
负极电解液循环管路包括负极电解液罐(1)和负极电解液换热装置(3),负极电解液罐(1)的进液端通过第一负极管路(12)连接负极电解液换热装置(3)的出液端,负极电解液换热装置(3)的进液端通过各个第三负极管路(14)连接各个全钒液流电池电堆(5)的负极室出液端,负极电解液罐(1)的出液端通过第二负极管路(13)连接各个第四负极管路(15),各个第四负极管路(15)连接各个全钒液流电池电堆(5)的负极室进液端;
正极电解液循环管路包括正极电解液罐(2)和正极电解液换热装置(4),正极电解液罐(2)的进液端通过第一正极管路(16)连接正极电解液换热装置(4)的出液端,正极电解液换热装置(4)的进液端通过各个第二正极管路(17)连接各个全钒液流电池电堆(5)的正极室出液端,正极电解液换热装置(4)的出液端通过第三正极管路(18)连接各个第四正极管路(19),各个第四正极管路(19)连接各个全钒液流电池电堆(5)的正极室进液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液流管线及存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负极管路(13)上设有负极电解液循环泵(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液流管线及存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第四负极管路(15)上均设有负极电解液流量调节控制阀(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液流管线及存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正极管路(18)上设有正极电解液循环泵(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液流管线及存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第四正极管路(19)上均设有正极电解液流量调节控制阀(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液流管线及存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负极电解液旁通管路包括负极电解液旁通管调节阀(10),负极电解液旁通管调节阀(10)的出液端通过第一负极旁通管路(20)连接负极电解液换热装置(3)的进液端,负极电解液旁通管调节阀(10)的进液端通过第二负极旁通管路(21)连接第二负极管路(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液流管线及存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正极电解液旁通管路包括正极电解液旁通管调节阀(11),正极电解液旁通管调节阀(11)的出液端通过第一正极旁通管路(22)连接正极电解液换热装置(4)的进液端,正极电解液旁通管调节阀(11)的进液端通过第二负极旁通管路(23)连接第三正极管路(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朗阁德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朗阁德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60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接入不同电源系统的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 下一篇:电池自动化化成负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