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9359.3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5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国;胡丰;邓高云;谢睿;张前;梁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4M1/02;G06F1/16;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电子及信息科技的发展,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MP3等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于这些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卡、智能卡等电子卡类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它们大多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便于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用于将这些卡接入电子设备的结构则是卡托。
受小尺寸限制,一般卡托可以使用塑料结构制成,或者采用粉末冶金,又或者采用CNC(ComputerNumerical Control)数控机床工艺制备。其中,采用塑料结构制成的卡托的强度太低,经过较多次插拔之后很容易就会损坏,而采用粉末冶金或者数控机床工艺进行制备纯金属的卡托又有着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托,通过将金属嵌件模内注塑到塑料基座上作为卡托的框体,相比于现有技术,实现了既能保证卡托的强度,又能降低卡托的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卡托,包括卡托本体和连接在卡托本体的第一侧的卡托门板,所述卡托本体包括塑胶基座和金属嵌件,所述塑胶基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电子卡的容置槽,所述金属嵌件通过模内注塑形成在所述塑胶基座的边框内。
优选地,在所述卡托本体的第一侧,所述塑胶基座上设置有凸台,所述金属嵌件上对应于所述凸台的位置设置有定位钩,所述凸台与所述定位钩组合形成定位柱;所述卡托门板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中,将所述卡托门板连接到所述卡托本体。
优选地,在所述金属嵌件与所述塑胶基座模内注塑成型后,所述定位钩从所述凸台上暴露出;所述卡托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通过点焊的方式焊接到所述定位钩上,以防止所述卡托门板从所述卡托本体上脱落。
优选地,所述卡托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到所述定位柱上,以防止所述卡托门板从所述卡托本体上脱落。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台相互间隔并均匀分布在所述卡托本体的第一侧。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数量为4个。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两个,对应位置的两个定位柱穿设于两个所述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包括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卡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卡托,通过以金属嵌件在塑胶基座中进行模内注塑来形成卡托本体,使得获得的卡托既有足够的强度供多次拔插,同时相对采用粉末冶金以及数控机床工艺等方法制作的卡托而言,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所述卡托本体和卡托门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卡托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照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托100,包括卡托本体1和连接在卡托本体1的第一侧的卡托门板2。
其中,所述卡托本体1包括塑胶基座11和金属嵌件12,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塑胶基座1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电子卡的容置槽4,所述金属嵌件12通过模内注塑形成在所述塑胶基座11的边框内。上述卡托100通过金属嵌件12来使卡托本体1获得足够的强度同时,采用塑胶基座11等结构的卡托100相对于纯金属材质的卡托100,生产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9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群众护线员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全角高亮LED导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