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罩耳带检测吹气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2223.8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1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1D46/00;B01D46/30;B01D46/10;A61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检测 吹气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罩耳带检测吹气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而口罩在制造过程往往使用口罩打片机将多层无纺布、过滤布通过封边、裁切等从而生产处口罩本体,而在口罩两侧的耳带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使得耳带连接在口罩上,以往通常通过人工检测来检验耳带是否连接在口罩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口罩耳带检品机来进行检验。
目前,公告号为CN10609305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卫生医疗防护用品口罩视觉检测系统,它包括控制系统、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固定安装有输送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排废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排废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带贯穿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和排废装置,上述检测装置均为光学检测装置,通过特定的光学路径,结合第一相机、第二相机及第三相机予以拍照。
这种卫生医疗防护用品口罩视觉检测系统虽然通过光学检测装置通过特定的光学路径,结合第一相机、第二相机及第三相机予以拍照,实现对产品精准拍照,以及图像采集从而完成自动识别,自动检测的功能,但是在口罩生产过程中耳带通过超声波焊接在口罩两侧时,会出现耳带蜷缩或不在口罩两侧,从而经过检测时无法检测到耳带,将口罩输送的残次品归类中,因此需要对口罩表面吹出清洁干净的气体,将耷拉、蜷曲在口罩表面的耳带展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罩耳带检测吹气清洁装置,其具有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将口罩两侧未摆正的耳带通过吹气装置吹出清洁的气体将其摆正,从而使得检测设备可以检测到耳带的存在且不会因为喷出气体从而导致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口罩耳带检测吹气清洁装置,包括检测机体,所述检测机体一侧设有用于推送口罩的推送装置,所述检测机体上还设有用于展开口罩耳带的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位于检测机体一侧的吹气泵、位于吹气泵出口的通气管、与通气管连接的空气过滤箱、与空气过滤箱连接的紫外灯灭菌箱、位于紫外灯灭菌箱出口的增压泵、固定于推送装置两侧的固定板、位于固定板一侧还设有支撑架、与增压泵出口连接且固定于检测机体入口处表面的第一吹气管、与支撑架铰接的连接杆及与增压泵出口连通且固定于连接杆顶端的第二吹气管,所述第二吹气管设有两个出气口,所述两个出气口朝向检测机体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口罩从上一道工序准备进入到检测机体时,通过推送装置,将口罩推送到检测机体上,由于在整个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口罩两侧耳带确实存在且焊接在口罩两端,但是由于传送过程中耳带会蜷曲或不在指定的位置,从而使得检测机体在检测的过程中无法检测到耳带的存在,从而认为该口罩为残次品,因此通过设有的吹气装置,由吹气泵进行供气,通过通气管输入到第一吹气管,第一吹气管吹向经过的口罩表面,将可能耷拉在口罩表面的耳带吹起,同时第二吹气管向检测机体两侧吹气,从而使得耳带掉落在口罩两侧,从而完成检测,减少出现优良品被误判为残次品的可能,而由于制作的口罩本身干净整洁,符合相应的洁净表面,由于生产环境中有部分的灰尘、杂质以及病菌,但是由于漂浮在空气中只有极少部分会沾染在口罩表面,而由于吹气泵将四周的空气抽入,通过喷出的方式会使得大量的灰尘等接触口罩表面,从而沾染在口罩表面,为了减少出现由于吹气导致出现有灰尘、杂质或者细菌随着吹气吹送到口罩表面从而沾染在口罩上,导致口罩清洁程度不达标,因此还需要对吹出的气体进行清洁,通过过滤箱以及紫外线灭菌箱对即将喷出的气体进行过滤、灭菌,从而保证口罩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空气过滤箱底部与通气管连接,所述过滤箱底层设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上方设有若干层纤维过滤层,所述过滤箱顶端通过管道与紫外灯灭菌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底部设有活性炭层,从而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油渍、杂质等,而通过活性炭上部分的纤维过滤层将空气中的粉尘、灰尘等过滤,在经过紫外线灭菌箱从而去除空气中的大部分病菌,经过增压泵增压从而使得气体可以从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檬佳非织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2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