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扶持单元的T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2551.8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添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达精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13/00;B25B23/1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乌日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扶持 单元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型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扶持单元的T型工具。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显示一般的T型工具10,其主要是由一水平状的操作杆11及一垂直连接该操作杆11的驱动杆12所组成,其中在该驱动杆12的末端形成呈内多角槽型态(或是四角头型态)的驱动头部121,利用该驱动头部121套置诸如螺帽、螺栓等螺锁组件(图上未示),并利用手握持该操作杆11并施力转动,以便对螺锁组件进行松退或紧固的作业。当然呈多角槽型态的驱动头部121也可以供其它形式的起子头连结,以便对不同型态或尺寸的螺锁组件进行松退或紧固作业。
然而,该T型工具10在操作时,主要是以一手握住该驱动杆12保持平稳,而另一手则转动该操作杆11,进而带动螺锁组件的松退或紧固;但是当使用者于操作时,由于人体的手腕无法360度旋转,因此,需在转动至某一特定角度之后放开重新握持该操作杆11进行旋转,如此,在操作上极为不便也浪费时间,所以当螺锁组件略为松动时,一般使用者为了增加转动的速度,通常会将握持该驱动杆12的手掌略为放松,之后再快转该操作杆11,藉以利用其转动惯性的作用力来达到加速作动螺锁组件的目的,但此作法会使该T型工具10无法保持平稳,且受到手掌摩擦阻力的影响,除无法节省操作的时间外,更甚者可能造成使用者手掌受伤的意外。
为此,则研发出一种如TW M390201号“改良式工具结构”专利前案,其主要借着套筒与工具的设置,致使使用者以一手握持套筒,并以另一手转动工具的握把,使工具头施力于固定组件上进行锁、卸的动作,进而达到于操作时具有便于使用以及稳定性佳的目的。然而,此专利前案的套筒式呈一体结构型态,因此该套筒仅能以套设的方式固定在该工具的组接部上,也因此限制了该组接部的结构型态,也就是该组接部两端中必须有一端的杆径小于该套筒的管径才能供套筒套设以完成组装,并无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T型工具结构型态;此外,若该套筒内侧与该工具的杆体过于贴合而完全呈面接触关系,该工具在操作时,其杆体受到该套筒内侧的摩擦阻力的影响而无法快速转动,故无法节省操作时间;相对地,若该套筒内侧与该工具的杆体之间的贴合度不够,由于两者之间并无相互牵制的限制结构,因此,当用户握持该套筒时,该工具的杆体容易沿着工具的轴向向下滑移,凸显出使用不便的缺陷。
另外,也研发出一种如TW M476032号“快速驱动快拆握把”专利前案,其是由具弹性变形能力的材质制成,藉以轻易的组装在各种不同规格或形式的手工具的驱动杆上以方便该手工具快速转动,然而,由于该快速驱动快拆握把是由弹性变形能力的材质制成,因此,当该快速驱动快拆握把套设在该手工具的驱动杆上时,若该快速驱动快拆握把的内侧与该驱动杆杆体过于贴合而呈完全面接触关系,该手工具在操作时,其驱动杆受到该快速驱动快拆握把的摩擦阻力的影响而无法快速转动,故无法节省操作时间;相对地,若该快速驱动快拆握把的内侧与该驱动杆之间的贴合度不够,由于两者之间并无相互牵制的限制结构,因此,当用户握持该快速驱动快拆握把时,该驱动杆容易沿着该手工具的轴向向下滑移,凸显出使用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扶持单元的T型工具,其主要能快速转动,以节省操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扶持单元的T型工具,其主要提升使用便利性。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有扶持单元的T型工具,包含:一工具本体,具有一操作杆及一连接该操作杆的驱动杆,该驱动杆具有一驱动杆体及一驱动头部,该驱动头部一体成形于该驱动杆体,该驱动头部的外径大于该驱动杆体的杆径;至少一扣抵件,其具有复数个抵接部及复数个弯折部,各抵接部之间藉由各弯折部连接,各抵接部的内缘是以点接触的方式抵触该驱动杆体的杆面;以及一扶持单元,包括一第一组件及一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具有一第一本体、一贯穿该第一本体的第一穿孔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结合部,该第二组件具有一第二本体、一贯穿该第二本体的第二穿孔及一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组件的该第一结合部结合该第二组件的该第二结合部,以使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的孔壁包覆该驱动杆体的部分杆身,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的孔壁分别凹设有至少一第一凹槽及至少一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构成一环形沟槽,该扣抵件的复数个弯折部部分设置于该环形沟槽中。
较佳地,其中该扣抵件为一多边形C扣环,该扣抵件是扣抵于该驱动杆体的杆身并设置于该驱动杆体与该环形沟槽之间,以使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的孔壁与该驱动杆体呈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达精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达精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2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