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加热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4233.5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3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柳生;韩翰;陈炜杰;刘云祥;柳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红外加热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为全玻璃材质壶身;底盖,安装于所述壶身底部,与所述壶身的底部围设形成底腔;红外加热体,安装于所述底腔,用以向所述壶身的底部投射红外线,所述红外加热体与所述壶身的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以及温度感应开关,贴设于所述壶身的下端面,且所述温度感应开关串接在所述红外加热体的供电回路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避免红外加热壶的壶身底部出现干烧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加热壶。
背景技术
常见的红外加热壶包括壶身、底盖和红外加热体,红外加热体通常固设在底盖内,以向壶身的底部投射红外线。然而,在红外线的作用下,壶身内的液体在持续沸腾过后,容易出现干烧现象。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止干烧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红外加热壶,旨在避免红外加热壶的壶身底部出现干烧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红外加热壶,包括:
壶身,所述壶身为全玻璃材质壶身;
底盖,安装于所述壶身下端,与所述壶身的底部围设形成底腔;
红外加热体,安装于所述底腔,用以向所述壶身的底部投射红外线,所述红外加热体与所述壶身的底部之间预留有间隙;以及
温度感应开关,贴设于所述壶身的下端面,且所述温度感应开关串接在所述红外加热体的供电回路上。
优选地,所述温度感应开关粘接固定于所述壶身的下端面;或者
所述底盖对应所述温度感应开关设有朝上延伸的抵压柱,所述抵压柱的自由端将所述温度感应开关抵压固定在所述壶身的下端面;或者
所述底盖与所述温度感应开关之间压缩配合设置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或者硅胶件或者橡胶件。
优选地,所述温度感应开关贴设在所述壶身下端面的边缘部。
优选地,所述红外加热体呈环状设置,且所述温度感应开关位于所述红外加热体在壶身底部的投影所围设的环状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壶身的下端面设有供所述温度感应开关安装的定位沉槽。
优选地,所述温度感应开关设有一个,且所述温度感应开关为自恢复型的突跳式温控器或者自恢复保险丝。
优选地,所述温度感应开关串接有至少两个,该两个温度感应开关的其中一者为自恢复型的,另一者为非自恢复型的,且所述非自恢复型的温度感应开关的断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自恢复型的温度感应开关的断开温度。
优选地,所述底腔内设有隔热件,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壶身底部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红外加热体位于所述隔热腔内;或者所述底盖由耐热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红外加热体为碳纤维发热管或者卤素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红外加热体的供电回路上串接设置温度感应开关,并将温度感应开关贴设在壶身下端面,如此,一旦因壶身底部温度过高,而导致温度感应开关所感测到的温度达到其断开温度时,温度感应开关将打开,从而断开红外加热体的供电回路,使红外加热体停止加热工作,进而避免红外加热壶的壶身底部出现干烧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4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