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射参数可调的液体引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063.4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8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崔宝玲;朱凯程;翟璐璐;林培锋;朱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00;F04D15/00;F04D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可调 液体 装置 | ||
1.一种引射参数可调的液体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离心泵泵体(8)、入口法兰管(1)、引射部件和喉管(18)以及安装在入口法兰管(1)外的入射腔壳(2)、引流管道、引射角度调节机构和引射长度调节机构,引流管道包括流量调节阀(12)、水平引流管(11)和柔性引流管(15),离心泵泵体(8)上部连接有离心泵扩散管(9),离心泵扩散管(9)的侧部连接水平引流管(11)的一端,水平引流管(11)另一端经柔性引流管(15)与入射腔壳(2)连接,柔性引流管(15)上设有流量调节阀(12),入射腔壳(2)经引射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到引射部件,喉管(18)经引射长度调节机构与离心泵泵体(8)泵入口(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射参数可调的液体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泵泵体(8)通过离心泵底座(7)固定安装,离心泵泵体(8)内设有叶轮(24),叶轮(24)、入口法兰管(1)和喉管(18)同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射参数可调的液体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长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喉管(18)外周面上的管道螺纹(5)、连接在喉管(18)和离心泵泵体(8)泵入口(6)之间的连接法兰(13)以及泵入口套管(17),连接法兰(13)通过螺纹套在喉管(18)的管道螺纹(5)外,连接法兰(13)与泵入口(6)上的法兰端固定连接而使得喉管(18)安装到在离心泵泵体(8)泵入口(6),泵入口(6)的内周面开有阶梯孔,阶梯孔的台阶和喉管(18)之间设有用于光滑连接泵入口管道内壁和引射装置喉管内壁的泵入口套管(17);通过螺纹调整连接法兰(13)和喉管(18)之间的安装位置,进而调整喉管(18)伸入到泵入口(6)的距离,实现喉管(18)后端连接的引射部件与泵入口(6)之间的引射长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射参数可调的液体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部件为活动喷头(4),活动喷头(4)包括环部(41)和均布地连接在环部(41)周围的多根直管(42),环部(41)分为多个沿圆周均布的固定段(43)以及铰接在相邻固定段(43)之间的活动段(44),固定段(43)固定连接在入口法兰管(1)和喉管(18)之间,固定段(43)两端分别与入口法兰管(1)和喉管(18)的端面固定密封连接,直管(42)一端固定插入到活动段(44)并从活动段(44)穿出到喉管(18)内;
所述引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套筒把手(3)、紧定螺钉(16)、喷头支撑架(20)、旋转套筒(21)、螺纹套筒(22)和凸缘(23),直管(42)另 一端经柔性入射管(14)与入射腔壳(2)内的入射腔(19)连接相通,入口法兰管(1)外活动套有螺纹套筒(22),螺纹套筒(22)前端通过喷头支撑架(20)与活动喷头(4)的直管(42)另一端侧部连接;螺纹套筒(22)后端通过螺纹套有旋转套筒(21),入口法兰管(1)外周面设有用于轴向限位固定旋转套筒(21)的凸缘(23),旋转套筒(21)后端通过钩槽与凸缘(23)相嵌装,旋转套筒(21)外安装有用于旋转和旋转限位的旋转套筒把手(3)和紧定螺钉(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射参数可调的液体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转动旋转套筒(21)带动螺纹套筒(22)沿入口法兰管(1)轴向移动,进而带动活动喷头(4)的直管(42)向内出射方向改变,实现引射角度的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射参数可调的液体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入射管(14)和柔性引流管(15)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射参数可调的液体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喷头(4)与柔性入射管(14)连接,活动喷头(4)外表面标有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0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