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叠放烤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259.3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肖玉娟;傅奇;郝春莉;何少贵;林慧霞;庄峙厦;黄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厦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37/01 | 分类号: | A47J37/01;A47J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36102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叠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层叠放烤盘,属于锅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具一般包括锅底、锅身和锅耳,锅底为受热结构,往往被加热源直接加热,锅身为锅底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一般呈筒状的结构,主要是为了盛装食物并使食物不会漏到锅外。锅耳一般固定安装在锅身的上部,为左右对称设置,锅耳一般为绝热材料或者是隔热结构,这样可以方便使用者拿起锅具不会被烫伤,当然,锅耳也可以是可拆卸式的,方便使用。烤盘是锅具的一种,一般将烤盘直接放置到燃气灶上对食物进行烤制。
现在烤盘的锅底通常都是一体的,食物放在锅底内烤,锅底不能竖直旋转翻过来,当食物底部烤熟以后,需要人工手动将食物翻过来烤,食物在翻转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翻得变形、破损,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叠放烤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多层叠放烤盘,包括外圈锅体、内圈锅体和烤盘盖,
所述外圈锅体包括圆环片状的外圈锅底,所述外圈锅底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均垂直设置有外圈锅身,所述外圈锅身与外圈锅底密封固定,所述外圈锅身与外圈锅底形成一个圆环形状的食物盛放区域,
所述内圈锅体包括圆形的内圈锅底,所述内圈锅底的四周垂直设置有内圈锅身,所述内圈锅底和内圈锅身密封固定,所述内圈锅身与内圈锅底形成一个圆形的食物盛放区域;
所述内圈锅身的顶端设置有水平向外设置的内圈外沿,所述内圈外沿钩挂在外圈锅身顶端四周。
所述外圈锅体和内圈锅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过渡锅体。
所述过渡锅体包括圆环片状的过渡锅底,所述过渡锅底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均垂直设置有过渡锅身,所述过渡锅身与过渡锅底密封固定,所述过渡锅身与过渡锅底形成一个圆环形状的食物盛放区域,
所述过渡锅身的顶端设置有水平向外设置的过渡外沿,所述过渡外沿钩挂在外圈锅身顶端四周或者过渡锅身顶端四周。
所述外圈锅体、若干个过渡锅体和内圈锅体依次紧密贴合连接固定。
所述外圈锅身的外侧四周设置有螺纹,所述烤盘盖的四周设置有螺纹通圈,所述外圈锅身与烤盘盖螺纹连接。
所述外圈锅身对称固定设置有锅耳,所述锅耳表面镀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外圈锅体置于燃气灶上,再将食物放入外圈锅体的食物盛放区域,然后,放上过渡锅体,过渡锅体与外圈锅体连接,或者相邻的过渡锅体之间相互连接,在过渡锅体的食物盛放区域放上食物,最后,放上内圈锅体,在内圈锅体的食物盛放区域放上食物,待食物烤制到合适的程度后,将烤盘盖与外圈锅身螺纹连接后,竖直旋转,让烤盘盖置于燃气灶上,烤制食物的另一面。能够实现食物双面烤制,且不需要翻动食物,避免破坏食物的外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圈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渡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圈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烤盘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外圈锅身,2—锅耳,3—过渡外沿,4—过渡锅身,5—内圈外沿,6—内圈锅身,7—烤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多层叠放烤盘,包括外圈锅体、内圈锅体和烤盘盖。外圈锅体和内圈锅体特定的形状能够烤制出特定形状的糕点或面包,以及制作特定形状的食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圈锅体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所述外圈锅体包括圆环片状的外圈锅底,所述外圈锅底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均垂直设置有外圈锅身1,所述外圈锅身1与外圈锅底密封固定,所述外圈锅身1与外圈锅底形成一个圆环形状的食物盛放区域。所述外圈锅身1对称固定设置有锅耳2,所述锅耳2表面镀有隔热层。外圈锅体的食物盛放区域呈圆环形状,可以制作出圆环形状的食物,且食物的底部和左右两侧均与外圈锅身1接触,受热快速且均匀。锅耳2用于手握住拿取外圈锅体。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圈锅体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所述内圈锅体包括圆形的内圈锅底,所述内圈锅底的四周垂直设置有内圈锅身6,所述内圈锅底和内圈锅身6密封固定,所述内圈锅身6与内圈锅底形成一个圆形的食物盛放区域。内圈锅体能够制作出圆形形状的食物,且食物的底部和左右两侧均与内圈锅身6接触,受热快速且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厦学院,未经厦门华厦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焰聚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制的快捷早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