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氮管口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634.4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涛;梁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5 | 分类号: | F16L55/1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柯夏荷 |
地址: | 518124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口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密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需要进行充氮保护操作的容器和换热器的焊接管口实现较好密封的充氮管口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氮保护是为了保护设备在制造完毕到投入使用期间不被污染或腐蚀而研究的一种保护设备的技术,在工业中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通过对储存罐、变压器、反应器等设备进行充氮保护,可以有效遏制设备生锈腐蚀,很多场合中应用氮气保护还能起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等作用。此外,充气保护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刚性支撑作用,避免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变形。
目前,设备制造厂家采用的密封方法多为充氮管口留一定裕量后直接焊接盲板,如图1所示,多是在充氮管口100上直接焊接盲板200。待设备运至现场后再对焊接的充氮管口100进行进一步的切割、打磨工作,最终加工成设备图纸规定的结构和尺寸,最后投入安装和使用。
而采用这种密封方法的设备运至现场后需要对焊接的管口再进一步的进行切割、打磨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工期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核电行业,设备多为不锈钢材料制造,且接口多为焊接结构,因此传统的焊接方式更为影响施工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快速装拆的充氮管口密封装置。采用该密封装置,设备运抵现场后可以直接进行安装和调试操作或贮存,无需再进行接管的切割和打磨操作,可简化现场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充氮管口的密封装置,其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充氮管口的密封盖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密封盖组件的位置,使所述密封盖组件与所述充氮管口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且所述密封盖组件与所述充氮管口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组件包括:
与所述充氮管口形状匹配的密封盖主体,所述密封盖主体外边缘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密封盖主体的直立部;所述直立部外壁沿远离所述密封盖主体中心的方向延伸有凸缘;
所述密封盖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充氮管口内径,所述凸缘架设在所述充氮管口上,使得所述密封盖主体位于所述充氮管口内,且通过所述密封盖主体以及凸缘对所述充氮管口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直立部上沿径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供固定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组件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充氮管口内壁抵接,依靠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充氮管口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来固定所述密封盖组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直立部上沿径向开设有至少3个均匀设置的、供所述固定组件穿过的通孔,且每一所述通孔内均设有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为紧定螺钉。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主体外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圈,用于对所述密封盖主体与所述充氮管口内壁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主体上表面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主体、直立部以及凸缘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组件包括盖设在所述充氮管口上、用于密封所述充氮管口的垫片;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垫片位置,使所述垫片与充氮管口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在所述充氮管口外壁的孔板;设置在所述垫片上方的法兰;以及螺栓;
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法兰上的安装孔以及孔板上的固定孔,将所述法兰与孔板固定锁紧,通过所述法兰压紧所述垫片,保持所述垫片与所述充氮管口的相对位置固定。
优选的,所述孔板环绕所述充氮管口外壁连续设置,且所述孔板上的固定孔均匀间隔设置;
或所述孔板有若干个,且环绕所述充氮管口外壁均匀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孔板的中心处设置有所述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可进行简便有效且快速的装拆,设备运抵现场后可以直接进行安装和调试操作或贮存,无需再进行接管的切割和打磨操作,可简化现场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充氮管口的密封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密封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密封装置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