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语音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7881.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8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柳清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B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1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陶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语音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语音传输领域,具体为一种数字语音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社会的推广与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面越来越广,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运用科技力量推动自身产业的发展,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语音传输也不例外,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军事、日常生产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尽管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准确方便的传输语音信息。
目前市场上的语音传输设备虽然种类数量已经有了不少,但是大多数的为模拟信号传输,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不能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语音传输装置,以解决现在存在的模拟信号传输,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语音传输装置,包括话筒、A/D转换器、编码器、信号调制器、输入混频放大器、收发带通滤波器、输出混频放大器、信号解调器、解码器、D/A、听筒、控制器、频率合成器。所述话筒连接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连接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信号调制器和控制器,所述信号调制器连接输入混频放大器和控制器,所述输入混频放大器连接收发带通滤波器和频率合成器,所述收发带通滤波器连接输出混频放大器和频率合成器,所述输出混频放大器连接信号解调器和控制器,所述信号解调器连接解码器和控制器,所述解码器连接D/A转换器,
所述D/A转换器连接听筒。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编码器、信号调制器、输入混频放大器、输出混频放大器、信号解调器、解码器、频率合成器。
优选的,所述频率合成器分别连接控制器输入混频放大器、输出混频放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数字语音传输装置不需要基站等设施,具有费率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在物业管理、生产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模拟语音传输相比,融入了数字调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民用数字对讲机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语音清晰、易于加密等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短信息等附加业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中:1、话筒,2、A/D转换器,3、编码器,4、信号调制器,5、输入混频放大器,6、收发带通滤波器,7、输出混频放大器,8、信号解调器,9、解码器,10、D/A转换器,11、听筒,12、控制器,13、频率合成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字语音传输装置,包括话筒1、A/D转换器2、编码器3、信号调制器4、输入混频放大器5、收发带通滤波器6、输出混频放大器7、信号解调器8、解码器9、D/A转换器10、听筒11、控制器12、频率合成器13,话筒1连接A/D转换器2,且A/D转换器2连接编码器3,且编码器3连接信号调制器4和控制器12,且信号调制器4连接输入混频放大器5和控制器12,且输入混频放大器5连接收发带通滤波器6和频率合成器13,且收发带通滤波器6连接输出混频放大器7和频率合成器13,且输出混频放大器7连接信号解调器8和控制器12,且信号解调器8连接解码器9和控制器12,且解码器9连接D/A转换器10,且D/A转换器10连接听筒11,且控制器12分别连接编码器3信号调制器4输入混频放大器5输出混频放大器7信号解调器8解码器9频率合成器13且频率合成器13分别连接控制器12输入混频放大器5输出混频放大器7。
工作原理:在相互通信之前,主/被叫双方相互交换信令信息来建立呼叫连接。呼叫建立之后,用户输入的语音号通过A/D转换器2,编码器3,信号调器4调制后送到收发带通滤波器6;接收端接收到无线电信号以后通过信号解调器8解调,解码器10解码,D/A转换器10变换后通过听筒11输出。整个通信过程完成之后,主/被叫双方再次交换信令信息来拆除呼叫连接。其中,控制器12负责各功能模块,协调系统资源。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柳清,未经杨柳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7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后盖开启的对讲机
- 下一篇:一种手机外置无线望远镜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