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428.9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谭伟;李震;李攀攀;鲁莉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南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韩炜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绿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
背景技术
不同种类的茶叶,其制作工艺有所不同,但萎凋处理却是所有制茶工艺必经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基础工序。萎凋是指对采摘后的鲜茶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促使硬脆的鲜茶叶梗叶呈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使叶质柔软,可塑性大,便于造形。萎凋方法主要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又分室外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室外日光萎凋只能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情况下进行,有时在树荫下进行萎调,也称为荫蔽萎凋。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萎凋槽萎凋,又叫加温萎凋,它是将茶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加速萎凋进程的方法。这种萎凋方法省工省力,又能较好地控制萎凋工艺进程,萎凋质量较好,现阶段的萎凋方式常需要人工进行翻动,这种方式因为只能对一部分茶叶进行翻动,导致一部分茶叶萎凋过程中水蒸气得不到散发,影响节能型绿茶品质,而且人工进行萎凋处理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应和规模化的萎凋工作,很多利用热风进行萎凋处理的设备出风口还残留有较多的热量,这些热量直接排到空气中,使得热能大量耗费,不符合环保节能的生产原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该萎凋设备采用热风机进行萎凋,茶叶受热均匀,而且在萎凋的过程中可以对茶叶进行有效的翻动,提高节能型绿茶品质,该使用新型可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一级台阶,一级台阶上设有一级传送带,一级传送带一侧设有进料箱,一级台阶连接二级台阶,二级台阶上设有二级传送带,二级台阶连接三级台阶,三级台阶上设有三级传送带,箱体一侧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接热气回收管道,热气回收管道穿过箱体伸入到箱体内部并在各级传送带上方设有排风口,热气回收管道上还设有干燥器。
前述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所述箱体上设有热风机,箱体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以及警报器。
前述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所述一级传送带、二级传送带、三级传送带均通过皮带轮连接电机,电机上设有减速器。
前述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还包括用于出料的处出料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风机进行萎凋,以去除茶叶中的一部分水分,茶叶受热均匀,且能在萎凋的过程中利用各级传送带之间的高度差对茶叶进行有效的翻动,在此过程中茶叶边缘相互摩擦,叶缘细胞受损,经摊置失水,萎凋的效果好,自动化的萎凋过程减去了人力耗费,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能适应规模化的萎凋工作;另外,通过热气回收管道可以将热量的利用效率提高,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箱体,2-一级台阶,3-一级传送带,4-进料箱,5-二级台阶,6-二级传送带,7-三级台阶,8-三级传送带,9- 热风机,10-温度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出风口,13-控制面板, 14-皮带轮,15-电机,16-减速器,17-警报器,18-热气回收管道,19- 排风口,20-干燥器,21-出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一级台阶2,一级台阶2上设有一级传送带3,一级传送带一侧设有进料箱4,一级台阶2连接二级台阶5,二级台阶5上设有二级传送带6,二级台阶6连接三级台阶7,三级台阶7上设有三级传送带8,箱体1一侧设有出风口12,出风口12连接热气回收管道18,热气回收管道18穿过箱体1伸入到箱体1内部并在各级传送带上方设有排风口19,热气回收管道18上还设有干燥器20。
所述箱体1上设有热风机9,箱体1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以及警报器17。
所述一级传送带3、二级传送带6、三级传送带8均通过皮带轮 14连接电机15,电机15上设有减速器16。
还包括用于出料的处出料架21。
本实用新型采取台阶式的立体萎凋方式,分别在一级台阶2、二级台阶5、三级台阶7上设置一级传送带3、二级传送带6、三级传送带8,这样的设置在各级传动带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高度差,该高度差可以在萎凋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有效的翻动,及时散去水蒸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南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黔南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