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承重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739.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海蓉爱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56;E04B2/6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汤磊 |
地址: | 2121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承重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承重墙体。
背景技术
承重墙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打掉会破坏整个建筑结构。在我们的房屋中,楼板、家具以及其他室内物品的重量,都要通过楼板传递给承重墙、结构梁,再通过承重墙、结构梁传递给下层承重墙或者结构柱,再传递给基础。承重墙构成整个房屋的结构骨架,对于整个房屋,是决定安全的重要部分。
目前,建筑物中大多数的承重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墙体不仅重量大、成本高,而且施工工期长,劳动力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承重墙体,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施工工期短、劳动力消耗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预制承重墙体,包括钢框架和轻质混凝土层,所述钢框架包括若干个竖向方钢管,所述钢框架嵌设在轻质混凝土层内,所述钢框架的顶面焊有角钢,所述角钢的一面朝上另一面位于钢框架的侧面,所述角钢的两个侧面的外表面均和轻质混凝土层的表面齐平,所述钢框架的底部还焊有若干个伸出轻质混凝土层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用于将墙体连接到楼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墙主要由钢框架和轻质混凝土层构成,相比于钢筋混凝土墙体而言,轻质混凝土承重墙的重量较轻,运输和吊装都很方便,施工简单,所需耗费的劳动力较少,并且轻质混凝土的造价低,减少了承重墙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朝上的一面焊有若干个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位于竖向方钢管的正上方,所述承重块用于支撑上部楼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墙体和顶部楼板连接时,通常需要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预留空间以方便安置连接上下楼层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钢框架底部的加劲板位于混凝土楼板内,所述混凝土楼板的侧边嵌有槽钢,所述槽钢与下层承重墙进行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墙和楼板连接时,把加劲板置于浇筑楼板所用的模具内后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使承重墙牢固的固定在混凝土楼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位于室内的一侧设有玻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镁板具有吸声防震、防水防潮、无毒无味无污染等特点,可以降低室内噪音并达到使用安全、绿色健康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玻镁板的外侧设有石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膏板本身也具有隔音的优点并且还能够保温隔热,因此在降低室内噪音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位于室外的一侧从内到外依次设有水泥压力板条和水泥压力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压力板作为新型环保建材,火灾发生时板材不会燃烧,不会产生有毒烟雾,在半露天和高湿度环境下仍能保持性能的稳定,不会下陷或变形,不会遭潮气或虫蚁等损害,而且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增强,保证有超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钢框架上的两个竖向方钢管之间至少焊有一个固定铁板,所述固定铁板用于承载挂在墙上的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轻质混凝土层较脆,不宜在其上钻孔来栓接室内家电、手扶等重物,因此将固定铁板焊接钢框架上,通过在固定铁板上钻孔即可轻松的将家电或者手扶固定在墙体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承重墙主要由钢框架和轻质混凝土层构成,承重墙不仅具有重量较轻、制作成本低,施工简单、劳动力消耗小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隔音、保温、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体现钢框架和轻质混凝土层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部分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框架;2、轻质混凝土层;3、角钢;4、加劲板;5、承重块;6、混凝土楼板;61、槽钢;7、玻镁板;8、石膏板;9、水泥压力板条;10、水泥压力板;11、固定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7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