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形眼镜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9819.0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喆;杨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C13/00 | 分类号: | G02C13/00;B08B3/10;B08B3/08;B08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眼镜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隐形眼镜清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形眼镜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隐形眼镜清洗装置主要由一个塑胶的眼镜盒构成,眼镜盒由两个圆形的碗状容器构成,这种眼镜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清洗的时候,需要自行晃动、揉搓、更换清洗液,操作步骤复杂,并且不容易洗干净。而且,长期在一个盒子内反复冲洗,细菌等污染物不容易除掉,导致隐形眼镜长期佩戴对身体不好,并且镜片上的蛋白质清洗不干净,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用型的隐形眼镜清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形眼镜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容置槽、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和导流槽,所述容置槽中盛有清洗液,容置槽通过导流槽与第一清洗槽和第二清洗槽相通;所述第一清洗槽中放置有圆筒形的第一清洗盒,所述第一清洗盒由第一盖体和第一盒体可旋转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盖体的侧面设有凸块,第一清洗槽的侧面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卡槽,第一清洗槽的底部设有托盘,所述第一盒体放置在托盘上,所述托盘的底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固定在旋转机构上,所述旋转机构带动托盘跟随托盘进行转动,同时第一盖体通过凸块与卡槽的配合固定在第一盒体上,第一盖体和第一盒体的底面均固定有揉搓杆,揉搓杆的另一端均设有揉搓片,清洗时,两片揉搓片将眼镜夹设在中间;所述第二清洗槽中放置有圆筒形的第二清洗盒,所述第二清洗盒由第二盖体和第二盒体连接而成,第二清洗槽的底部设有托板,托板下方支撑有弹簧,所述第二盒体放置在托板上,能够跟随托板在第二清洗槽中上下振动。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镜片保养槽。
所述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和镜片保养槽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镊子槽。
所述揉搓片由软性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清洗容器来完成不同的清洗功能,增强了清洗的效果;壳体上设有导流槽,将清洗液导流到相应的清洗槽内,防止了手动操作时添加清洗液的麻烦,同时避免了浪费;第一清洗盒中,盖体与盒体是特制的,内表面设有揉搓杆,用以去除佩戴时沾染的蛋白质;同时,第二清洗槽可以振动,用以彻底清除掉杂质;清洗后,壳体还设置了保养槽,将清洗完的隐形眼镜镜片放入进行保养,便于下次进行佩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盒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隐形眼镜清洗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容置槽2、第一清洗槽3、第二清洗槽4和导流槽5,容置槽2中盛有清洗液,容置槽2通过导流槽5与第一清洗槽3和第二清洗槽4相通,这样清洗液能够自动从容置槽2中流向第一清洗槽3和第二清洗槽4,其中,导流槽5可以设计成密封的,避免污染。
第一清洗槽3中放置有圆筒形的第一清洗盒6,第一清洗盒6的横截面与第一清洗槽3大小相近,这样便于清洗液通过导流槽5顺利流入第一清洗盒6中。第一清洗盒6由第一盖体7和第一盒体8可旋转连接而成,即第一盖体7盖在第一盒体8上时,第一盖体7和第一盒体8之间依然能进行转动。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第一盖体7和第一盒体8的底面中间均固定有揉搓杆14,揉搓杆14的另一端均设有揉搓片15,当第一盖体7盖在第一盒体8上时,两片揉搓片15十分接近,清洗时,两片揉搓片15将隐形眼镜夹设在中间进行揉搓,其中,揉搓片15采用软性硅胶材料制成,避免对隐形眼镜产生损伤。
继续参见图1,第一盖体7的侧面设有凸块9,第一清洗槽3的侧面设有与凸块9相适配的卡槽10。参见图2,第一清洗槽3的底部设有托盘11,第一盒体8放置在托盘11上,托盘11的底部设有连杆12,连杆12固定在旋转机构13上,旋转机构1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机等设备,可设计成正反向交替旋转。旋转机构13带动托盘11旋转,使得第一盒体8跟随托盘11进行转动,同时第一盖体7通过凸块9与卡槽10的配合固定在第一盒体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9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