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内空气调节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0871.8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4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辉;李纲超;李超;谭方森;甘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0H1/26;B60H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周辉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调节 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车内空气调节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度也较为广泛,因此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困扰着人们,其中汽车在烈日下照射后,车厢内温度过高,导致驾驶员初次进入时感到十分的不适,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汽车自燃现象。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遮阳帘对停放的车辆车窗进行遮阳,遮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车内温度过快地上升。但是,由于车体通常都是由钢板制成,而且车身颜色较深,吸热传热的速度快,长时间停放在烈日下,车内的空气无法与外界交换,仅仅通过遮阳帘减缓升温速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节能环保,能够实现车内外空气的交换,改善车内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舒适性的车内空气调节系统,以及具有该车内空气调节系统的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贯穿设置在车身上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位于车身远离所述进气通道的位置处;所述进气通道内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朝向车内设置;还包括太阳能电源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源模块包括铺设在车身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鼓风机,用于驱动所述鼓风机工作。
采用上述结构,当汽车停放在烈日下时,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并转换成电能,驱动鼓风机工作,鼓风机将车外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吸入并送入到车内,车外空气进入车内后,迫使车内的热空气从出气通道排到车外,实现车内外空气的交换,改善车内的环境,避免车内温度过高,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太阳能是绿色清洁能源,采用太阳能驱动更加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源模块还包括独立设置的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至所述蓄电池。
这样,通过蓄电池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后储存起来,集中提供给鼓风机进行驱动,有利于提高鼓风机的工作稳定性,并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鼓风机的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上连接有设置在仪表台处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自动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太阳能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鼓风机。
采用上述结构,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仪表台处,可以实时检测到车内的温度,便于自动控制器根据车内的温度对鼓风机进行控制。比如,当车内的温度低于30℃时,可以不用打开鼓风机,而当车内的温度高于30℃时,启动鼓风机对车内外开启进行交换。有利于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道上还设置有风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风门开闭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至所述自动控制器的输出端。
当汽车在正常行驶的时候,需要车身的密封性较好,且无需通过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在出气通道设置风门,可以方便地关闭出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还设置有常闭型继电器,所述常闭型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至空调系统。
采用上述结构,一旦空调系统打开后,常闭型继电器的控制端通电,电磁铁吸合,继电器的被控端断开,鼓风机停止工作,有利于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通道的入口处还设置有空气滤芯。
这样,可以防止室外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车内,有利于保证车内干净整洁。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位于车身前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出气通道分别位于车身后端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铺设在车顶上。
一种汽车,包括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车内空气调节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能够实现车内外空气的交换,改善车内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舒适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0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后驱动拖拉机
- 下一篇:一种SDN网络与非SDN网络通信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