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粉碎还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089.8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2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元;蒋文东;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学元 |
主分类号: | A01D34/835 | 分类号: | A01D34/835;A01G25/02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5102 | 代理人: | 李伯勤 |
地址: | 8333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粉碎 还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具体是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秸秆还田或回收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目前的秸秆还田机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通过由若干个刀片组成的呈一字形、星形或十字形的高速旋转的水平刀具,其刀具旋转部的直径很大,工作时离心力非常大,作业中机架和旋转粉碎刀具的负担都较重,特别是刀具的工作离心力很大,很容易造成损坏,同时还存在刀具旋转直径较大,刀面各部位的线速度差异很大,也造成粉碎效果的不均匀现象。另一种则是横辊式,即在一横向辊体上设置密布的刀片,该种结构的缺点是辊体直径较小,导致刀片的线速度较低时,粉碎效果不佳,特别是作物秸秆易缠绕,造成故障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作物秸秆粉碎效果更好的秸秆粉碎还田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括机架(16)、牵引或悬挂架、行走轮和传动机构,
机架(16)的前部设有至少一组秸秆粉碎刀组(21),该秸秆粉碎刀组(21)包含竖向的转轴,在竖向的转轴上设有若干个盘状的切割刀片形成串联的刀片组,切割刀片的边缘呈锯齿状。
进一步地,上述的秸秆粉碎刀组(21)最好每两个刀片组组成一对,所述秸秆粉碎刀组(21)的前部设有扶禾器(24)。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秸秆粉碎刀组(21)后方最好设有膜面清理机构(23),该膜面清理机构(23)为滚筒刷或正压吹气嘴中的一种,以清理地膜表面的杂物。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膜面清理机构(23)之后最好设有割膜刀(15)。
再进一步地,上述割膜刀(15)之后设有滴灌带回收机构。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滴灌带回收机构包括滴灌带导引机构,滴灌带导引机构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机架(16)上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含导引杆(107)和能够在导引杆(107)上移动的滑块(106)、升降装置(108)、升降架(112)和升降驱动器(109),升降架(112)上设有捡拾驱动机构和至少一组挑带抓钩;
所述挑带抓钩为一呈曲柄状的摇杆机构,包含抓钩(101)和摇柄(102),摇杆机构的中部铰接于升降架(112)上;
所述的升降装置(108)为滑轮升降机构、液压机构、气动机构或电动机构中的任一种;
所述捡拾驱动机构包含驱动器A(104)和驱动端(113);
所述的驱动器A(104)为液压机构或气动机构或电动机构中的一种,所述的驱动端(113)为推杆,推杆与摇杆机构的摇柄(102)相连接并推动摇杆机构以铰接点为轴摆动;
或者,所述的驱动器A(104)为电动机构,所述的驱动端(113)为电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摇杆机构的摇柄(102)相连接并推动摇杆机构以铰接点为轴摆动;
所述的滴灌带导引机构至少包含导引滚(124),所述的导引滚(124)设置于升降机构导引杆(107)中部的机架(16)上,导引滚(124)上部的机架(16)上设有喂带机构,该喂带机构包含框架体(120),框架体(120)一端铰接于机架(16)上并可以铰接点为轴摆动,并且摆动时框架体(120)的外边缘能够移动到滴灌带导引机构的进料口将滴灌带推向滴灌带导引机构的进料口,在框架体(120)的铰接点上设有喂料驱动臂(122),该驱动臂(122)通过驱动器B(121)驱动并使得框架体(120)以铰接点为轴摆动;
所述的驱动器B(121)可以为液压机构或气动机构,所述的驱动臂(122)为摆动摇杆;
所述的驱动器B(121)也可以为电动机构,所述的驱动臂(122)则为齿轮。
所述驱动器A(104)的驱动端(113)与摇柄(102)之间最好设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至少包含连接板(103),连接板(103)上有条形的连接槽孔(105),所述摇柄(102)设有连接滑块(100)并通过该连接滑块(100)连接于该连接槽孔(105)中。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连接板(103)设置于连接杆(111)上并通过连接杆(111)与驱动器A(104)的驱动端(113)相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111)上设有长条形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板(103)与于连接杆(111)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再进一步地,上述喂带机构的框架体(120)最好设有网或板状体,可以在喂带时防止滴灌带缠绕在喂带机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学元,未经蒋学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缸驱动旋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辊破碎式玉米割台拉茎辊